|
|||
第十七 生闻品 一百六十七 舍法1(一) 一 其时,婆罗门生闻于布萨日,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,手握湿拘舍草,去世尊 不远,立于一面,世尊见婆罗门生闻于布萨日,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,手握湿拘 舍草,于不远立于一面,见已,对婆罗门生闻言: “婆罗门!汝云何于布萨日,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,手握湿拘舍草而立于一面 耶?婆罗门家今日为何耶?” “尊瞿昙!婆罗门家今日为舍法。” 250 “婆罗门!婆罗门之舍法云何?” “尊瞿昙!此处:婆罗门,于布萨日,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,涂湿牛粪于地, 敷生拘舍草,卧于砂地与火炉之间。其夜,三度起而合掌,归命于火,言:‘我等, 舍于尊,舍于尊’,捧多新熟酥油于火,其夜过而布施殊妙之嚼食、啖食于婆罗门。 尊瞿昙!婆罗门之舍法者如是。” “[婆罗门!]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。” “尊瞿昙!圣者律之舍法云何?当愿尊瞿昙为我说法,云何为圣者律之舍法?” “婆罗门!果尔,谛听!善思作意!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尊者!” 婆罗门生闻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 二 “婆罗门!此处,圣弟子如是思择:‘杀生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 思择而断杀生、舍杀生。‘不与取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不与 取、舍不与取。‘欲邪行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欲邪行、舍欲 251 邪行。‘虚诳语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虚诳语、舍虚诳语。‘离 间语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离间语、舍离间语。‘粗恶语者于 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[断粗恶语、]舍粗恶语。‘杂秽语者于现法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七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七二 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杂秽语、舍杂秽语。‘贪欲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 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贪欲、舍贪欲。‘嗔恚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 择而断嗔恚、舍嗔恚。‘邪见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见、舍 邪见。婆罗门!圣者律之舍法如是。” 三 “尊瞿昙!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。尊瞿昙!婆罗门之舍法亦不及此 圣者律舍法之十六分之一。妙哉!妙哉!尊瞿昙![譬如使跌倒者站起,让遮蔽者 露出,教道于迷惑者,举灯火于暗中,令有眼者见色。如是,尊瞿昙即以种种之力 便,显示其法。我于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与及比丘众,]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, 从今以后乃至尽形寿归依。” 注1 参照前所述之第一一九经及其注解。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圣之舍法。谛听![善思作意!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] “诸比丘!何等为圣之舍法耶? 252 二 诸比丘!此处,圣弟子如是思择:‘杀生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 择而断杀生、离杀生。“……不与取……欲邪行……虚诳语……离间语……粗恶语 ……杂秽语……自欲……嗔恚……邪见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’,彼如是思择而 断邪见、舍邪见。”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圣之舍法。” 注1 参照前经及上之第一二0经。 一百六十九 伤歌逻1 一 时,婆罗门伤歌逻者往诣世尊所在之处,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,[欢喜铭感 之语已坐于一面。]坐于一面之婆罗门伤歌逻白世尊言: 十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七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七四 “瞿昙!何等为此岸,何等为彼岸耶?” 二 “婆罗门!杀生者是此岸,离杀生者是彼岸也。婆罗门!不与取者是此岸,离不 与取者是彼岸。欲邪行者是此岸,离欲邪行者是彼岸也。虚诳语者是此岸,离虚诳 语者是彼岸也。离间语者是此岸,离离间语者是彼岸也。粗恶语者是此岸,离粗恶 语者是彼岸也。杂秽语者是此岸,离杂秽语者是彼岸也。贪欲者是此岸,无贪欲者 是彼岸也。嗔恚者是此岸,无嗔恚者是彼岸也。邪见者是此岸,正见者彼岸也。 婆罗门!此是此岸,此是彼岸也。 253 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于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于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于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槃” 注1 参照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二九(大正藏二、二七四c)。再者,参照上之第一一七经注1。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七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七六 一 “诸比丘!我当为汝等说此岸与彼岸。谛听![善思作意!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] “诸比丘!何等为此岸,何等为彼岸耶? 二 诸比丘!杀生者是此岸,离杀生者是彼岸也。不与取者是此岸,离不与取者是 彼岸也。欲邪行者是此岸,离欲邪行者是彼岸也。虚诳语者是此岸,离虚诳语者是 彼岸也。离间语者是此岸,离离间语者是彼岸也。粗恶语者是此岸,离粗恶语者是 彼岸也。离秽语者是此岸,离杂秽语者是彼岸也。贪欲者是此岸,无贪欲者是彼岸 他。嗔恚者是此岸,无嗔恚者是彼岸也。邪见者是此岸,正见者是彼岸也。 诸比丘!此是此岸,此是彼岸他。 254 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于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于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于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七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七八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槃” 注1 参照前经注1。 一 “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非义,当知法与义;知非法与非义,知法与义已,当随法 随义而行。诸比丘!何等为非法与非义耶? 二 即: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非法与非义。 诸比丘!何等为法与义耶? 三 即: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 语、无贪、无嗔、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法与义。 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非义,当知法与义;知非法与非义,知法与义已,当随法 随义而行。如是所说者,则缘此而说也。” 255 一百七十二 迦旃延1 一 “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 随义而行。” 世尊如是说,善逝如是说已,从座而起,入于精舍。 二 时,彼诸比丘于世尊离去不久,即思念: “友等!世尊如是略说,不分别广义。从座而起,入于精舍,曰:‘诸比丘!当 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随义而行’。谁当 可分别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耶?” 时,彼诸比丘即思念: “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,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。彼具寿摩诃迦旃延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七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八0 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。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,往已当问 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。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记,受持之。” 三 时,彼诸比丘即前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,往已,与具寿摩诃迦旃延相俱交换 庆慰,欢喜铭感之语已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摩诃迦旃延言: “友迦旃延!世尊如是略说而不分别广义,从座而起,入于精舍,曰:‘诸比丘! 256 当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随义而行’。友! 时,我等于世尊离去不久,即思念:‘友等!世尊如是略说,不分别广义,从座而 起,入于精舍,曰:“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 与义已,当随法随义而行”。谁可分别世尊所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’。友!时,我等 即思念:‘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,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。彼具寿摩诃 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。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,往已 当问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。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说,受持之。’ 具寿摩诃迦旃延请分别。” 四 “友等!譬如有人,欲核心、求核心、寻核心而往有大核心之树立,过根、过干, 思惟于枝叶当求核心。此事亦如是,具寿等于师现前,世尊过,思惟当问此义于我。 友等!世尊是知知、见见,为眼、为智、为法、为梵,为说者、宣说者而现义、与 257 甘露,为法王、如来。汝等往诣世尊之处,询问此义,当如世尊所记,受持之。 五 “友!世尊为如实知知、见见,为眼、为智、为法、为梵,为说者、宣说者而现 义、与甘露,为法王、如来也。我等往诣世尊之处,询问此义,如世尊所记,当受 持之。然而,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,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。具寿摩诃迦 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。请具寿摩诃迦旃延,安易分别。” 六 “友等!果尔,谛听!善思作意!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友!”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迦旃延。具寿摩诃迦旃延即说: 友等!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,从座而起,入于精舍,曰:‘诸比丘!当知非 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随义而行’。友等!何 等为非法耶?何等为法耶?何等为非义耶?何等为义耶? 七 友等!杀生者是非法,离杀生者是法也。以诸之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,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八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八二 此乃非义;以离杀生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不与取者是 258 非法,离不与取者是法也。以诸之不与取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 以离不与取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欲邪行者是非法,离欲邪行 者是法也。以诸之欲邪行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离欲邪行为缘 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虚诳语者是非法,离虚诳语者是法也。 以诸之虚诳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离虚诳语为缘而数多之善 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离间语者是非法,离离间语者是法也。以诸之离 间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离离间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 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粗恶语者是非法,离鹿恶语者是法也。以诸粗恶语为缘而 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离粗恶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 义也。友等!杂秽语者是非法,离杂秽语者是法也。以诸杂秽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 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离杂秽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 贪欲者是非法,无贪者是法也。以诸贪欲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 以无贪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嗔恚者是非法,无嗔者是 法也。以诸之嗔恚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无嗔为缘而数多之善 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友等!邪见者是非法,正见者是法也。以诸邪见为缘而 259 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 友等!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,从座而起,入于精舍,曰:‘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 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随义而行’。友等!我了悟 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。友等!复次,汝等若欲往诣世尊之处,询问此义, 当如世尊所记受持之。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对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说,欢喜随喜,从座而起,往诣世尊所在之处。 至已,礼敬世尊,退坐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言: 八 “大德!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,从座而起,入于精舍,曰:‘诸比丘!当知非 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随义而行’。大德!时, 我等于世尊离去不久而思念:‘友等!世尊如是略说而不分别广义,从座而起,入 于精舍,曰:“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 十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八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八四 260 当随法随义而行”。谁可分别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耶?’大德!时,我等即 思念:‘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,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。彼具寿摩诃迦 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、所不分别之广义,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,往已, 当问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。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记,受持之’。大德!时,我 等即往具寿摩诃旃延之处,往已,询问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。大德!具寿摩诃迦 旃延即以如是之相、如是之句、如是之文而善分别其义。” 九 “善哉!善哉!诸比丘!诸比丘!摩诃迦旃延贤明也,诸比丘!摩诃迦旃延有大 慧也。诸比丘!汝等若来问此义于我,则我亦如摩诃迦旃延之所记而记。此乃其义, 如是当受持。” 注1 参照上之第一一五经。 一 “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 随义而行。诸比丘!何等为非法耶?何等为法耶?何等为非义耶?何等为义耶? 二 “诸比丘!杀生者是非法,离杀生者是法也。以诸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 者,此乃非义;以离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诸比丘!不 261 与取者是非法,离不与取者是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欲邪行者是非法,离欲邪行者是 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虚诳语者是非法,离虚诳语者是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离间语者 是非法,离离间语者是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粗恶语者是非法,离粗恶语者是法也 ……。诸比丘!杂秽语者是非法,离杂秽语者是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贪欲者是非法, 无自者是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嗔恚者是非法,无嗔者是法也……。诸比丘!邪见者 是非法,正见者是法也。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不善法者,此乃非义;以正见为 缘而生数多之苦法修习圆满者,此乃义也。 三 诸比丘!当知非法与法,当知非义与义;知非法与法,知非义与义已,当随法 随义而行。如是所说者,则缘此而说也。” 一百七十四 因1 一 “诸比丘!我说杀生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不与取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八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八六 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欲邪行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 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虚诳语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 说离间语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粗恶语有三种,[谓] 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秽语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 丘!我说贪欲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嗔恚有三种,[谓] 262 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诸比丘!我说邪见有三种,[谓]因贪、因嗔、因痴也。 二 诸比丘!如是,贪者生起业之因缘,嗔者生起业之因缘,痴者生起业之因缘; 贪尽者灭尽业之因缘,嗔尽者灭尽业之因缘,痴尽者灭尽业之因缘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二七(大正藏二、二七四b)。 一 “诸比丘!此法有出离,此法非无出离。诸比丘!云何为此法有出离,此法非无 出离耶? 二 诸比丘!于杀生者,离杀生者是出离也。[诸比丘!于不与取者,离不与取者是 出离也。]诸比丘!于欲邪行者,离欲邪行者出是离也。诸比丘!于虚诳语者,离 虚诳语者是出离也。诸比丘!于离间语者,离离间语者是出离也。诸比丘!于粗恶 语者,离粗恶语者是出离也。诸比丘!于杂秽语者,离杂秽语者是出离也。诸比丘! 于贪欲者,无贪欲者是出离也。诸比丘!于嗔恚者,无嗔恚者是出离也。诸比丘! 于邪见者,正见者是出离他。诸比丘!如是,有出离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二八(大正藏二、二七四c)。 263一百七十六 淳陀1 一 尔时,世尊住波婆城金师淳陀之奄婆园。时,金师淳陀往诣世尊之处,至已, 礼敬世尊,退坐一面。坐于一面之时,世尊对金师淳陀言: “淳陀!汝喜乐何等人之净行耶?” “大德!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,以苔草为花环,事火,水浴而修净行,我即喜乐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八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八八 彼等之净行。” “淳陀!云何为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,以苔草为花环,事火,水浴而修净行即?” “大德!此处,有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,以苔草为花环,事火,水浴,彼等即劝 导其弟子曰:‘男子!晨早从卧处而起,触地!若不能触地,则触湿牛粪!若不能 触湿牛粪,则触生草!若不能触生草,则事火!若不能事火,则合掌而归命于日轮! 若不能合掌归命于日轮,则于日暮时,三度水浴!’大德!如是,西方之婆罗门等 持罐,以苔草为花环,事火,水浴而修净行,我即喜乐彼等之净行。” 264 “淳陀!西方婆罗门等持罐,以苔草为花环,事人,水浴而修净行,与圣者律之 净行异也。” “大德!圣者律之净行云何?惟愿大德世尊,为我说法,云何为圣者律之净行?” “淳陀!果尔,谛听!善思作意!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金师淳陀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 二 “淳陀!身之不净行有三种,语之不净行有四种,意之不净行有三种。 淳陀!何等为身之不净行有三种耶? 三 淳陀!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、暴戾、手血腥,思惟杀害、挝捶,于一切之生类 无慈悲也。不与取,在聚落、空地,不与而盗取他人之财物。欲邪行,与有母、有 父、有兄弟、有姊妹、有亲属、有守法守护,有夫、受刑,乃至与以华鬘装饰之女 人交往。 淳陀!如是,身之不净行有三种。 淳陀!何等为语之不净行有四种耶? 四 淳陀!此处,有一类者为虚诳语,在公会之中、或在集会之中、或在亲属之中、 或在团体之中、或在王家之中,作证人,被唤问,曰:‘男子!言汝所知’;彼不知 265 而言‘知’,知而言‘不知’,不见而言‘见’,见而言‘不见’;如是,为己、或为 他、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。为离间语,为令离间,闻于此处而语于彼处;为 令离间,闻于彼处而语于此处;令和合分裂,鼓励分裂;乐部党、欢部党、喜部党, 说令作部党之语。为粗恶语,粗暴、粗俗,酷于他人、叱责他人,充满忿怒,说如 此不和合之语。为杂秽语,非时说、非实说、非义说、非法说、非律说,说无价值、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八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九0 无譬喻、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语于非时。 淳陀!如是,语之不净行有四种。 淳陀!何等为意之不净行有三种耶? 五 淳陀!此处,有一类者有贪欲,为贪著他人之财物,思‘嗟!令属于他人之物, 令属于我’。有嗔心,以嗔意思惟:‘害此等之有情,当缚截灭亡’。有邪见,有颠 倒见,思:‘无施、无供施、无烧施、无善恶业之果报,无此世、无他世,无母、 无父、无生死之众生,世间之沙门、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无自证、现 证而宣说者’。 淳陀!如是,意之不净行有二种。 266 六 淳陀!此乃十不善业道也。淳陀!成就此十不善业道者,于晨早从卧处而起, 触地亦不净,不触地亦不净也;触湿牛粪亦不净,不触湿牛粪亦不净也;触生草亦 不净,不触生草亦不净也;事火亦不净,不事火亦不净也;合掌而归命于日轮亦不 净,不合掌而归命于日轮亦不净也;于日暮时止三度水浴亦不净,于日暮时止不三 度水浴亦不净也。何以故耶?淳陀!此十不善业道者为不净而作不净。淳陀!因成 就此十不善业道而有地狱,有畜生,有饿鬼趣,及有其余之恶趣。 七 淳陀!身之净行有三种,语之净行有四种,意之净行有三种。 淳陀!何等为身之净行有三种耶? 八 淳陀!此处;有一类者断杀生、离杀生,弃杖、弃刀,有耻、有慈悲,利益哀 愍一切之生类而住。断不与取、离不与取,在聚落、空地,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物。 断欲邪行、离欲邪行,不与有母、有父、有兄弟、有姊妹、有亲属、有法守护,有 267 夫、受刑,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。 淳陀!如是,身之净行有三种。 淳陀!何等为语之净行有四种耶? 九 淳陀!此处,有一类者断虚诳语、离虚诳语,在公会之中、或在集会之中、或 在亲属之中、或在团体之中、或在王家之中,作证人而被唤问,曰:‘男子!言汝 所知’,彼不知而言‘不知’,知而言‘知’,不见而言‘不见’,见而言‘见’:如是, 不为己、或为他、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。断离间语、离离间语,不为令离间, 闻于此处而语于彼处;不为令离间,闻于彼处而语于此处;不令和合分裂,励和合、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九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九二 乐和合、欢和合、喜和合,说令作和合之语。断粗恶语、离粗恶语,为诸之清美、 顺耳、可乐、心乐、优雅,如此多人之可爱、多人之可意之语。断杂秽语、离杂秽 语,应时说、真实说、义说、法说、律说,说有价值、有譬喻、有边际而能引义利 之语于应时。 淳陀!如是,语之净行有四种。 淳陀!何等为意之净行有三种耶? 268 一0 淳陀!此处,有一类者为无贪,不为贪著他人之财物而思:‘嗟!令属于他 人之物,令属于我’。无嗔心,无嗔意思惟:‘令此等之有情,活命于无怨、无害、 无恼、安乐’。有正见,无颠倒见,思:‘有施、有供施、有烧施、有善恶业之果报, 有此世、有他世,有母、有父、有生死之众生,世间之沙门、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, 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,现证而宣说者’。 淳陀!如是,意之净行有三种。 一一 淳陀!此乃十善业道。淳陀!成就此十善业道者,于晨早从卧处而起,触地 亦清净,不触地亦清净也;触湿牛粪亦清净,不触湿牛粪亦清净也;触生草亦清净, 不触生草亦清净也;事火亦清净,不事火亦清净也;合掌而归命于日轮亦清净,合 掌而不归命于日轮亦清净也;于日暮时止三度水浴亦清净,于日暮时止不三度水浴 亦清净也。何以故耶?淳陀!此十善业道者为清净而作清净。淳陀!因成就此十善 道而有天、有人,及有其余之善趣。” 一二 如是所说,金师淳陀即白世尊言: “妙哉!妙哉!大德![譬如使跌倒者站起,使覆蔽者露出,教道于迷者,揭举 灯火于暗中,令有眼者见色;如是,世尊即以种种之方便,显示其法。我于此处归 依世尊与法与及比丘众。]大德世尊!容许我为优婆塞,从今以后尽形寿归依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一七(大正藏二、二七一b) 一 时,婆罗门生闻往诣世尊所在之处,至已与世尊相互交换庆慰,欢喜铭感之语 已退坐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婆罗门生闻白世尊言: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九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九四 “尊瞿昙!我等婆罗门与布施、作信施,思‘当供此布施于命终之亲属血缘,令 命终之亲属血缘受此布施’。尊瞿昙!得供布施于命终之亲属血缘耶?命终之亲属 血缘得受布施耶?” “婆罗门!若为相应处得供,若非相应处不然。” “尊瞿昙!何等为相应处耶?何等为非相应处耶?” 二 “婆罗门!此处有人,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 语、有贪欲、有嗔心、有邪见,彼身坏命终而生于地狱。彼即于彼处,依地狱有情 之食而活命安住。婆罗门!此乃非相应处,于住彼处者不得受布施。 三 婆罗门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……乃至……有邪见,彼身坏命终而生于 畜生。彼即于彼处,依畜生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。婆罗门!此乃非相应处,于住彼 处者不得受布施。 270 四 婆罗门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 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,彼身坏命终而生于人之 朋辈。彼即于其处,因人食而活命安住。婆罗门!此乃非相应处,于住其处者不得 受布施。 五 婆罗门!复次,此处有一类者,离杀生……乃至……有正见,彼身坏命终而生 于天之朋辈。彼即于彼处因天食而活命安住。婆罗门!此乃非相应处,于住彼处者 不得受布施。 六 婆罗门!复次,此处有一类者,杀生……乃至……有邪见,彼身坏命终而生饿 鬼趣。彼即于彼处,依饿鬼趣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,又依此世之朋友、知人、亲属、 血缘所施之食而活命安住。婆罗门!此乃相应处也,于住彼处者得受布施。 七 “尊瞿昙!若彼命终之亲属血缘,不生于彼相应处,则谁受其布施耶?” “婆罗门!其他命终之亲属血缘,生于彼相应处者,受其布施。” “尊瞿昙!若彼命终之亲属血缘,不生于彼相应处,其他命终之亲属血缘亦不生 于彼相应处,则谁受其布施耶?” 271 “婆罗门!于如是长时,彼相应处无命终亲属血缘之居住者,无有是处。婆罗门! 而且,施者非无果。” “尊瞿昙即使非相应处亦说分别耶?” 十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九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九六 “婆罗门!我即使非相应处亦说分别。 婆罗门!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 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心、有邪见,彼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 灯具于沙门、婆罗门。彼身坏命终而生于象之朋辈,彼即于彼处,受食、饮、鬘、 种种庄严。婆罗门!于此世,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 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心、有邪见之故,彼身坏命终而生于象之朋辈;又施食、饮、 衣、乘、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婆罗门之故,彼即于彼处,受食、 饮、鬘、种种庄严。 “婆罗门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 恶语、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心、有邪见,彼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鬘、香、涂香、 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婆罗门。彼身坏命终而生于马之朋辈……乃至……生于牛之 朋辈……乃至……生于鸡之朋辈,彼即于彼处,受食、饮、鬘、种种庄严。 272 婆罗门!于此世,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 有贪欲、有嗔心、有邪见之故,彼身坏命终而生于鸡之朋辈;又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 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婆罗门之故,彼即于彼处,受食、饮、鬘、 种种庄严。 婆罗门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 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,彼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 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婆罗门。彼身坏命终而生于人之朋辈,彼即 于其处,受人之五妙欲。婆罗门!于此世,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 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之故,彼身坏命终 而生于人之朋辈;又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婆 罗门之故,彼即于其处,受人之五妙欲。 婆罗门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 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无贪欲、无嗔心、]有正见,彼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 273 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婆罗门。彼身坏命终而生于天之朋辈,彼即 于彼处,受天之五妙欲。婆罗门!于此世,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 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无贪欲、无嗔心、]有正见之故,彼身坏命 十 集 第一七 生闻品 一九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一九八 终而生于天之朋辈;又施食、饮、衣、乘、鬘、香、涂香、床、宅、灯具于沙门、 婆罗门之故,彼即于彼处,受天之五妙欲。 婆罗门!施者非无果。” 八 “希有哉!尊瞿昙!未曾有哉!尊瞿昙!应与布施应为信施,所以者,施者非无 果也。” “如是,婆罗门!婆罗门!施者非无果也。” “妙哉!妙哉!尊瞿昙![譬如使跌倒者站起,使覆蔽者露出,教道于迷者,揭 举灯火于暗中,令有眼者见色;如是,尊瞿昙以种种之方便而显示其法。我于此处, 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。]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,从今以后乃至尽形寿归依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一九(大正藏二、二七二b)。 第一七 生闻品[毕] 一百七十八 善良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善良与不善。谛听!善思作意。” 274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 二 “诸比丘!何等为不善耶? 即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善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善良耶?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善良。” 十 集 第一八 善良品 一九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00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圣法与非圣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非圣法耶?]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非圣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圣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圣法。” 一百八十 善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善与不善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善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善。 275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善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善。” 一 诸比丘!当说义与非义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非义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非义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义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十 集 第一八 善良品 二0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0二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义。” 一百八十二 法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法与非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非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非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法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有漏与无漏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有漏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有漏法。 276 三 诸比丘!何等为无漏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无漏法。” 一百八十四 无过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有过与无过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有过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有过法。 十 集 第一八 善良品 二0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0四 三 诸比丘!何等为无过法耶?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无过法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烦苦与非烦苦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烦苦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烦苦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非烦苦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非烦苦法。” 一百八十六 积集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积集与损减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积集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积集法。 277 二 诸比丘!何等为损减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损减法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引苦与引乐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引苦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十 集 第一八 善良品 二0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0六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引苦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引乐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引乐法。” 一百八十八 苦报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苦报法与乐报法。谛听![善思作意。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] 二 诸比丘!何等为苦报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苦报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乐报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乐报法。” 第十八 善良品[毕] 一百八十九 圣道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圣道与非圣道。谛听![善思作意。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] 二 “诸比丘!何等为非圣道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十 集 第一九 圣道品 二0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0八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非圣道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圣道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圣道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黑道与白道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黑道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黑道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白道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白道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正法与不正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正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正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正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正法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三0(大正藏二、二七四c)。 十 集 第一九 圣道品 二0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一0 279一百九十二 善士法1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善士法与不善士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善士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善士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善士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善士法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三二(大正藏二、二七五a)。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应起与不应起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应起之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应起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应起之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之为应起之法。” 一百九十四 应习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应习与不应习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应习之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十 集 第一九 圣道品 二一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一二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应习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应习之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应习之法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应修习与不应修习之法。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应修习之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应修习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应修习之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应修习之法。” 一百九十六 应多修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应多修与不应多修之法……乃至……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应多修之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应多修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应多修之法。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应多修之法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应忆念与不应忆念之法、谛听……乃至…… 十 集 第一九 圣道品 二一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一四 二 诸比丘!何等为不应忆念之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应忆念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应忆念之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应忆念之法。” 281 一百九十八 应现证1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应现证与不应现证之法。谛听![善思作意!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] 二 “诸比丘!何等为不应现证之法耶?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] 邪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不应现证之法。 三 诸比丘!何等为应现证之法耶?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、无嗔、]正见也。 诸比丘!此乃名之为应现证之法。” 第十九 圣道品[毕]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、三八(大正藏二、二七五c)。 一百九十九 应依附--大福 十 集 第二0 人品二一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一六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人,不应依附。何等为十耶? 二 即杀生、不与取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心、有邪 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人,不应依附。 三 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人,应依附。阿等为十耶? 四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282 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人,应依附。 五 诸比丘?成就十法之人,不应亲近……应亲近…… ……不应敬奉……应敬奉…… ……不应供养……应供养…… ……不应称赞……应称赞…… ……不应尊重……应尊重…… ……不应恭顺……应恭顺…… ……不应能成……应能成…… ……不为清净……为清净…… ……不为败慢……为败慢…… ……于慧不能增长……于慧能增长…… ……积大非福……积大福。何等为十耶? 六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人积大福。” 第二十 人品 第四 五十经毕 二百 地狱、天界(一)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一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一八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地狱。何等为十耶? 二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、暴戾、手血腥,思惟杀害、挝捶,于一切之生 类无慈悲也。不与取,在聚落、空地,不与而盗取他人之财物。欲邪行,与有母、 有父、有兄弟、有姊妹、有亲属、有法守护,有夫、受刑,乃至与华鬘装饰之女人 交往。虚诳语,在公会之中、或在集会之中、或在亲属之中、或在团体之中、或在 王家之中,为证人而被唤问,曰:‘男子!言汝所知’;彼不知而言‘知’,知而言 ‘不知’,不见而言‘见’,见而言‘不见’;如是,为己、或为他、或为少分之利得 而故说虚诳。为离间语,为使离间,此处闻而语彼处;为使离间,彼处闻而语此处; 令和合分裂,鼓励分裂;乐部党、欢部党、喜部党、为作部党之语。为粗恶语,粗 暴、粗俗,酷于他人、叱责他人,充满忿怒,说如此不和合之语。为杂秽语,非时 284 说、非实说、非义说、非法说、非律说,说无价值、无譬喻、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 语于非时。有贪欲,贪著他人之财物,思:‘嗟!令属于他人之物,令属于我’。有 嗔心,以嗔恚思惟:‘害此等之有情,当缚截灭亡’。有邪见,有颠倒见,思:‘无 施、无供施、无烧施、无善恶业之果报,无此世、无他世,无母、无父、无生死之 众生,世间之沙门、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无自证、现证而宣说者’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成就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入天界。何等为十耶? 四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断杀生、离杀生,弃杖、弃刀,有耻、有慈悲,利益 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。断不与取、离不与取,在聚落、空地,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 物。断欲邪行、离欲邪行,不与有母、有父、有兄弟、有姊妹、有亲属、有法守护、 有夫、受刑,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。断虚诳语、离虚诳语,在公会之中、 或在集会之中、或在亲属之中、或在团体之中、或在王家之中,作证人而被唤问, 曰:‘男子!言汝所知’。彼不知而言:‘不知’,知而言:‘知’,不见而言:‘不 285 见’,见而言:‘见’:如是,不为己、或为他、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。断离 间语、离离间语,为不令离间,闻于此处而不语于彼处;为不令离间,闻于彼处而 不语于此处;不令分裂和合,鼓励和合、乐和合、欢和合、喜和合、作和合之语。 断粗恶语、离粗恶语,说如此诸清美、顺耳、可乐、心乐、优雅而为多人之可爱、 多人可意之语。断杂秽语、离杂秽语,应时而说、真实说、义说、法说、律说,说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一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二0 有价值、有譬喻、有边际而能引义利之语于应时。无贪,不贪著于他人之财物,不 思:‘嗟!属于他人之物,令属于我’。无嗔心,无嗔恚思惟:‘令此等之有情而活 命于无怒、无害、无恼、安乐’。有正见,无颠倒见,思:‘有施、有供施、有烧施、 有善恶业之果报,有此世、有他世,有母、有父、有生死之众生,’世间之沙门、 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、现证而宣说者’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入天界。” 286 注1 底本第二0一经之本文者与前经完全一致。且于逻罗本,以无此而不特别列出。 二百二 妇女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妇女,随其所赍而堕地狱。何等为十耶? 287 二 即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 心、有邪见也1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妇女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妇女,随其所赍而入天界。何等为十耶? 四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妇女,随其所赍而入天界。” 注1 在底本,于“杀生”以下各项之间,作为“……”,宛如前经,可见应予补足,恐怕未必如此, 本经及其次之二经即如前经应无广说者。于下面之第二一0经,参照底本亦无广说。尚 且,在暹罗本,相当于第二节之文章里,有“杀生……乃至……有邪见”之记载。 二百三 优婆夷(一)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优婆夷,随其所赍而堕地狱。何等为十耶? 二 即杀生、[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 心、]有邪见也。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二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二二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,随其所赍而堕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优婆夷,随其所赍而入天界。何等为十耶? 四 即离杀生、[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欲、无嗔心、]有正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,随其所赍而入天界。”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优婆夷,住家而非无畏。何等为十耶? 二 即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 心、有邪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,住家而非无畏。 三 诸比丘!成就十法之优婆夷,住家而无畏也。何等为十耶? 四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,随其所赍,住家而无畏也。” 二百五 蛇行法1 一 “诸比丘!我当说蛇行之法门。谛听!善思作意。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。世尊即说: 二 “诸比丘!何等为蛇行之法门耶? 诸比丘!有情以业为所有,以业为相续,以业为胎,以业为亲族,以业为归趣, 作善恶业而相续之。 289 三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、暴戾、手血腥,思惟杀害、挝捶,于一切之生 类无慈悲也。彼即以身蛇行、以语蛇行、以意蛇行,彼之身业邪歪,语业邪歪,意 业邪歪,趣邪歪,生邪歪。诸比丘!于趣邪歪、生邪歪者,说二趣随一之趣,谓: 一向苦之地狱,或蛇行畜生也。诸比丘!何等为蛇行畜生耶?即蛇、蝎、百足、鼬、 猫、鼠、枭,与其余之畜生有情,见人则蛇行者也。诸比丘!生类之生者如是,随 所作而生,生则受触。诸比丘!如是,说有情者业相续也。 四 诸比丘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……[第二0五经参照]……欲邪行……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二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二四 虚诳语……离间语……粗恶语……杂秽语……有贪欲……有嗔心……有邪见,有颠 倒见,思:‘无施、无供施、无烧施、无善恶之果报,无此世、无他世,无母、无 父、无生死之众生,于世间之沙门、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知、 现证而宣说者’。彼即以身蛇行、以语蛇行、以意蛇行,彼之身业邪歪,语业邪歪, 290 意业邪歪,趣邪歪,生邪歪也。诸比丘!于趣邪歪、生邪歪者,说二趣随一之趣, 谓:一向苦之地狱,或蛇行畜生也。诸比丘!何等为蛇行畜生耶?即蛇、蝎、百足、 鼬、猫、鼠、枭,与其余之畜生有情,见人则蛇行者也。诸比丘!生类之生者如是, 随所作而生,生则受触。诸比丘!如是,说有情者业相续也。 诸比丘!有情以业为所有,以业为相续,以业为胎,以业为亲族,以业为归趣, 作善恶业而相续之。 五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断杀生、离杀生,弃杖、弃刀,有耻、有慈悲,利益 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。彼即身不蛇行、语不蛇行、意不蛇行,彼之身业正直,语业 正直,意业正直,趣正直,生正直。诸比丘!于趣正直、生正直者,说二趣随一之 趣,谓:一向乐之天界,或高贵刹帝利之大家、婆罗门之大家、居士大家,富饶、 有大财、大受用物,多金银、多财物、多财谷也。诸比丘!生类之生如是,随所作 而生,生则受触。诸比丘!如是,说有情者业之相续也。 六 诸比丘!复次,此处,有一类者断不与取、离不与取……断欲邪行、离欲邪行 291 ……断虚诳语、离虚诳语……断离间语、离离间语……断粗恶语、离粗恶语……断 杂秽语、离杂秽语……无贪……无嗔……有正见,无颠倒见,思:‘有施、有供施、 有烧施、有善恶业之果报,有此世、有他世,有母、有父、有生死之众生,于世间 之沙门、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、现证而宣说者’。彼即身不蛇 行、语不蛇行、意不蛇行,彼之身业正直,语业正直,意业正直,趣正直,生正直 也。诸比丘!于趣正直、生正直者,说二趣随一之趣,谓:一向乐之天界,或高贵 刹帝利之大家、婆罗门之大家、居士大家,富饶、有大财、大受用物,多金银、多 财物、多财谷也。诸比丘!如是,生类之生如是,随所作而生,生则受触。诸比丘! 如是,说有情者业之相续也。 诸比丘!有情以业为所有,以业为相续,以业为胎,以业为亲族,以业为归趣, 作善恶之业而相续之。”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二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二六 诸比丘!此乃蛇行之法门也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.二四(大正藏二.二七三c) 一 “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若不受[报],则我不说其消灭,彼现法或 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。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若不受[报],则我不 说作苦之边际。诸比丘!此中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;依 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;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意业过 失有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耶? 二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杀生、暴戾、手血腥,思惟杀害、挝捶,于一切之生 类无慈悲也。不与取,在聚落、空地,不与盗取他人之财物。欲邪行,与有母、有 父、有兄弟、有姊妹、有亲属、有法守护,有夫、受刑,乃至与以华鬘装饰之女人 交往。 诸比丘!如是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耶? 293 三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虚诳语,在公会之中、或在集会之中、或在亲属之中、 或在团体之中、或在王家之中,为证人而被唤问,曰:‘男子!言汝所知’。彼不知 而言‘知’,知而言‘不知’,不见而言‘见’,见而言‘不见’:如是,为己、或为 他、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敬说虚诳、离间语。为使离间,于此处闻而语于彼处,为使 离间,于彼处闻而语于此处;令和合分裂、鼓励分裂,乐部党、欢部党、喜部党、 作部党之语。为粗恶语,粗暴、粗俗而酷于他人,叱责他人,充满忿怒,说如此不 和合之语。为杂秽语,非时说、非实说,说无价值、无譬喻、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 语于非时。 诸比丘!如是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。 诸比丘!云何依不善之畏惟,引苦、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耶? 四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有贪欲,贪著于他人之财物,思:‘嗟!属于他人之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二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二八 物,令属于我’。有嗔心,以嗔恚思惟:‘害此等之有情,当缚截灭亡。’有邪见, 有颠倒见,思:‘无施、无供施、无烧施、无善恶之果报,无此世、无他世,无母、 294 无父、无生死之众生,于世间之沙门、婆罗门无正道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知、 现证而宣说者’。 诸比丘!如是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。 五 诸比丘!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 地狱。诸比丘!依四种语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 处、地狱。诸比丘!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、恶趣、 堕处、地狱。 六 诸比丘!譬如掷于空中之圆满摩尼珠,随堕而善安立。诸比丘!如是,依三种 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;依四种语业 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;依三种意业过失 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 七 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不说其消灭,彼现法或 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。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 不说作苦之边际。诸比丘!此中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;依 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;依善之思惟,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 种。 295 诸比丘!云何为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耶? 八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断杀生、离杀生,弃杖、弃刀、有耻、有慈悲、利益 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。断不与取、离不与取,在聚落、空地,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 物。断欲邪行、离欲邪行,不与有母、有父、有兄弟、有姊妹、有亲属、有法守护、 有夫、受刑,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。 诸比丘!如是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耶? 九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断虚诳语、离虚诳语,在公会之中、或在集会之中、 或在亲属之中、或在团体之中、或在王家之中,为证人而被唤问,曰:‘男子!言 汝所知’。彼不知而言‘不知’,知而言‘知’,不见而言‘不见’,见而言‘见’;如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二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三0 是,不为己、或为他、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。断离间语、离离间语,不为令 离间,于此处闻而不语于彼处,不为令离间,于彼处闻而不语于此处;令分裂和合, 296 说鼓励和合、乐和合、欢和合、喜和合、作和合之语。断粗恶语、离粗恶语,说如 是诸之清美、耳顺、可乐、心乐、优雅而多人之可爱、多人可意之语。断杂秽语、 离杂秽语,应时说、真实说,义说、法说、律说,应时而说有价值、有譬喻、有边 际而能引义利之语。 诸比丘!如是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耶? 一0 诸比丘!此处,有一类者无贪,不贪著于他人之财物,不思:‘嗟!属于他 人之物,令属于我’。无嗔心,无嗔恚思惟:‘令此等之有情,当活命于无怨、无害、 无恼、安乐’。有正见,无颠倒见,思:‘有施、有供施、有烧施、有善恶业之果 报,有此世、有他世,有母、有父、有生死之众生,于世间之沙门,婆罗门有正道 正行者,令此世他世有证知、现证而宣说者’。 诸比丘!如是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。 一一 诸比丘!依三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。诸比 丘!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。诸比丘!依三种 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。 一二 诸比丘!譬如掷于空中之圆满摩尼珠,随堕而善安立。诸比丘!如是,依三 297 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,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 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,依三种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 于善趣、天世。 一三 2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不说其消灭,彼现 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。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未受[报], 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.二五-二六(大正藏二·二七四a)、增一阿含四八.一(大正藏二. 七八五c)。 2 暹罗本者缺以下之一节。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三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三二 一 “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不说其消灭,彼现法 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。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未受[报],则 我不说作苦之边际。诸比丘!此中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; 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;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意业 过失有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[前经参照]…… 诸比丘!如是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298 诸比丘!如是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诸比丘!如是,依不善之思惟,引苦、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。 二 诸比丘!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 地狱。诸比丘!依四种语业[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恶趣、 堕处、地狱。]诸比丘!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 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不说其消灭,彼现法或 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。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 不说作苦之边际。诸比丘!此中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;依 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;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意业成就有 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诸比丘!如是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。 诸比丘!云何为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耶……乃至…… 诸比丘!如是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。 299 诸比丘!云何为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耶……乃至……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三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三四 诸比丘!如是,依善之思惟,引乐、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。 四 诸比丘!依三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。诸比丘! 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。]诸比丘!依三种意 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2……乃至……” 注1 汉译中阿含一五(大正藏一.四三七b)。本经即依前经之全文,单去譬喻而已。 2 依照底本。若依此,则可加以广说前经之第一、三节。 暹罗本者以上完结,无“……等……”之记载。 一 “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我不说其消灭,彼现法 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。诸比丘!所思、所作、所积集之业,若不受[报],则 我不说作苦之边际。诸比丘!彼圣弟子,如是以离贪、离嗔、不痴、正知、正念而 慈俱行之心,偏满一方而住。如是,第二、第三、第四[方]、上、下、横、偏,于 一切处、一切世界,以与慈俱行,极广、甚大、无量、无怨、无害之心,偏满而住。 彼如是了知:‘前我心微小,未修善,今我心无量,已善修也;诸有量之业,于此 300 处无限、无量’。诸比丘!汝等于意云何,若此童子,已自幼少修习慈心解脱,应作 恶业耶?” “不也,大德!” “不作恶业而应受苦耶?” “不也,大德!大德!若不作恶业,云何受苦!” 二 “诸比丘!不论男女当俱修习此慈心解脱。诸比丘!男女俱[于命终之时],不 可持此身而去,诸比丘!此为可死而以心为因;彼如是了知‘前我依业所生身而作 之恶业者,皆受于此[世],不使后有’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内观,若能修习慈心 解脱,则资于不还果,但未通达更上之解脱。 三 以悲俱行之心……以喜俱行之心……以舍俱行之心,偏满于一方而住。如是, 第二、第三、第四[方]、上、下、横、偏,于一切处、一切世界,以与慈俱行,极 广、甚大、无量、无怨、无害之心,偏满而住。彼如是了知:‘前我心微小,未修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三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三六 301 善,今我心无量,已善修也;诸有量之业,于此处无限、无量’。诸比丘!汝等于意 云何,若此童子,已自幼少修习舍心解脱,应作恶业耶?” “不也,大德!” “不作恶业而应受苦耶?” “不也,大德!大德!若不作恶业,云何受苦!” 四 “诸比丘!不论男女当俱修习此舍心解脱。诸比丘!男女俱[于命终之时],不 可持此身而去,诸比丘!此为可死而以心为因;彼如是了知‘前我依业所生身而作 之恶业者,皆受于此[世],不使后有’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内观,若能修习舍心 解脱,则资于不还果,但未通达更上之解脱。” 注1 参照前经注1。 一 时,有一婆罗门,往诣世尊之处,至已,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,欢喜铭感之语 已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婆罗门白世尊言: “尊瞿昙!有何因、何缘,此处一类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 地狱耶?” “婆罗门!依非法行、不正行,如是,此处一类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 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” 302 “尊瞿昙!复次,有何因、何缘,此处一类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 耶?” “婆罗门!依如法行、正直行,如是,此处一类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 天世。” “我不悟尊瞿昙所略说之广义。尊瞿昙,愿如是说法,我可得了悟尊瞿昙所略说 之广义。” “婆罗门!果尔,谛听!善思作意!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尊者!” 彼婆罗门应诺世尊。世尊即说: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三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三八 二 “婆罗门!身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三种,语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四种,意之非法 行、不正行有三种。 婆罗门!云何为身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[第二0六经参 照]…… 婆罗门!如是,身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三种。 婆罗门!云何为语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四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婆罗门!如是,语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四种。 婆罗门!云何为意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婆罗门!如是,意之非法行、不正行有三种。 婆罗门!如是,依非法行、不正行,如是,此处一类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 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 三 婆罗门!身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三种,语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四种,意之如法 行、正直行有三种。 婆罗门!云何为身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303 婆罗门!如是,身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三种。 婆罗门!云何为语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四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婆罗门!如是,语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四种。 婆罗门!云何为意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三种耶?……乃至…… 婆罗门!如是,意之如法行、正直行有三种。 婆罗门!如是,依如法行、正直行,如是,此处一类之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 善趣、天世。” “妙哉!妙哉!尊瞿昙![譬如使跌倒者站起,让覆蔽者露出,教道于迷者,揭 举灯火于暗中,令有眼者见色。如是,尊瞿昙以种种之方便,显示其法。我于此处 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。]尊瞿昙,容许我为优婆塞,从今以后,乃至尽形寿归 依。” 第二十一 业所生身品[毕]
二百十 十法1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三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四0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何等为十耶? 二 即杀生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有贪欲、有嗔 心、有邪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 304 三 诸比丘!成就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何等为十耶? 四 即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、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、 无贪欲、无嗔心、有正见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” 注1 汉译增一阿含四七.一(大正藏二.七八0c)、杂阿含三七.三四(大正藏二·二七五 a)。 二百十一 二十法1 一 “诸比丘!成就二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何等为二十耶? 二 即自杀生,劝他杀生。自不与取,劝他不与取。自欲邪行,劝他欲邪行。自虚 诳语,劝他虚诳语。自离间语,劝他离间语。自粗恶语,劝他粗恶语。自杂秽语, 劝他杂秽语。自有贪欲,劝他有贪欲。自有嗔心,劝他有嗔恚。自有邪见,劝他有 邪见。 诸比丘!成就此二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成就二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何等为二十耶? 四 即自离杀生,劝他离杀生。自离不与取,劝他离不与取。自离欲邪行,劝他离 305 欲邪行。自离虚诳语,劝他离虚诳语。自离离间语,劝他离离间语。自离粗恶语, 劝他离粗恶语。自离杂秽语,劝他离杂秽语。自无贪欲,劝他无贪欲。自无嗔心, 劝他无嗔恚。自有正见,劝他有正见。 诸比丘!成就此二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.三五(大正藏二·二七五b)。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四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四二 一 “诸比丘!成就三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何等为三十耶? 二 即自杀生,劝他杀生,许可杀生。自不与取,劝他不与取,许可不与取。自欲 邪行,劝他欲邪行,许可欲邪行。自虚诳语,劝他虚诳语,许可虚诳语。自离间语, 劝他离间语,许可离间语。自粗恶语,劝他粗恶语,许可粗恶语。自杂秽语,劝他 杂秽语,许可杂秽语。自有贪欲,劝他有贪欲,许可贪欲。自有嗔心,劝他有嗔恚, 许可嗔恚。自有邪见,劝他有邪见,许可邪见。 诸比丘!成就此三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成就三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何等为三十耶? 306 四 即自离杀生,劝他离杀生,许可离杀生。自离不与取,劝他离不与取,许可离 不与取。自离欲邪行,劝他离欲邪行,许可离欲邪行。自离虚诳语,劝他离虚诳语, 许可离虚诳语。自离离间语,劝他离离间语,许可离离间语。自离粗恶语,劝他离 粗恶语,许可离粗恶语。自离杂秽语,劝他离杂秽语,许可离杂秽语。自无贪欲, 劝他无贪欲,许可无贪。自无嗔心,劝他无嗔恚,许可无嗔。自有正见,劝他有正 见,许可正见。 诸比丘!成就此三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·三六(大正藏二·二七五b)。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四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何等为四十耶? 二 即自杀生,劝他杀生,许可杀生,赞叹杀生。自不与取,劝他不与取,许可不 307 与取,赞叹不与取。自欲邪行,劝他欲邪行,许可欲邪行,赞叹欲邪行。自虚诳语, 劝他虚诳语,许可虚诳语,赞叹虚诳语。自离间语,劝他离间语,许可离间语,赞 叹离间语。自粗恶语,劝他粗恶语,许可粗恶语,赞叹粗恶语。自杂秽语,劝他杂 秽语,许可杂秽语,赞叹杂秽语。自有贪欲,劝他有贪欲,许可贪欲,赞叹贪欲。 自有嗔心,劝他有嗔恚,许可嗔恚,赞叹嗔恚。自有邪见,劝他有邪见,许可邪见, 赞叹邪见。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四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四四 诸比丘!成就此四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。 三 诸比丘!成就四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何等为四十耶? 四 即自离杀生,劝他离杀生,许可离杀生,赞叹离杀生。自离不与取,劝他离不 与取,许可离不与取,赞叹离不与取。自离欲邪行,劝他离欲邪行,许可离欲邪行, 赞叹离欲邪行。自离虚诳语,劝他离虚诳语,许可离虚诳语,赞叹离虚诳语。自离 308 离间语,劝他离离间语,许可离离间语,赞叹离离间语。自离粗恶语,劝他离粗恶 语,许可离粗恶语,赞叹离粗恶语。自离杂秽语,劝他离杂秽语,许可离杂秽语, 赞叹离杂秽语。自无贪欲,劝他无贪欲,许可无贪,赞叹无贪。自无嗔心,劝他无 嗔恚,许可无嗔,赞叹无嗔。自有正见,劝他有正见,许可正见,赞叹正见。 诸比丘!成就此四十法者,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七.三七(大正藏二.二七五c)。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者,损害、根绝自己……不损害、不根绝自己…… 诸比丘![成就]二十法…… 诸比丘![成就]三十法…… 诸比丘!成就四十法者,损害、根绝自己……不损害、不根绝自己……” 二百十五 恶生.善趣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,如此之一类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 309 狱……如此之一类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…… 诸比丘![成就]二十法…… 诸比丘![成就]三十法…… 诸比丘!成就四十法,如此之一类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 地狱……如此之一类有情,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、天世……” 二百十六 贤愚 “诸比丘!成就十法者,当知为愚人也……当知为贤人也…… 诸比丘![成就]二十法…… 十 集 第二一 业所生身品 二四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四六 诸比丘![成就]三十法…… 诸比丘!成就四十法者,当知为愚人也……当知为贤人也……诸比丘!成就此 四十法者,当知为贤人也。” 二百十七 不净想 一 “诸比丘!为了知贪[欲],应修习十法。何等为十耶? 二 即不净想、死想、食违逆想、一切世间不欢喜想、无常想、无常即苦想、苦即 无我想、断想、离贪想、灭尽想也。 诸比丘!为了知贪[欲],应修习此十法。 310 三 诸比丘!为了知贪[欲],应修习十法。何等为十耶? 四 即无常想、无我想、食违逆想、一切世间不欢喜想、骨想、虫啖想、青瘀想、 穿孔想、膨胀想,[腐败想]也。 诸比丘!为了知贪[欲],应修习此十法。” 注1 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六0页注1。 二百十八 正见 一 “诸比丘!为了知贪[欲],应修习十法。何等为十耶? 二 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、正智、正解脱也。 诸比丘!为了知贪[欲],应修习此十法。” 二百十九 偏知 一 诸比丘!为偏知贪[欲]……为偏尽[贪欲]……为断[贪欲]……为尽[贪 欲]……为灭[贪欲]……为离贪[贪欲]……为灭尽[贪欲]……为寂灭。贪欲] ……为弃舍[贪欲]……为定弃[贪欲],应修习此十法。 二 [诸比丘!]为了知嗔[恚]……[愚]痴……忿……恨……覆……恼……嫉 ……悭……谄……诳……傲……愤发……慢……过慢……憍……[为了知]放逸…… 十 集 贪品 二四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四八 为偏知[嗔恚]……为偏尽……为断……为尽……为灭……为离贪……为灭尽 为寂灭……为弃舍……为定弃[嗔恚……],应修习此十法。 十集毕 十一 集(续)4 在十一集,二十二经之外,收有广说、贪品。由戒至解脱智见,说十一法, 第一-五经说于地等无地想而有想三昧。第七-九、第一九-二二经(以上皆 收载于十集之延长,)对于静虑,同样于第十经,说放牛喻之第十八经和广说 中之诸经,皆属于同类的。其他诽谤圣者之十一难(第六经十集亦有同类的,) 慈功德(第一六经于八集亦有同类的。)对比丘之德(第一一经、第一五经), 静虑(第十七经),法家法(第一二-一四经)都有详细之说明。 十一 集 一 何义1 一 时,具寿阿难往诣世尊之处,至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 难白世尊言:” “大德!善戒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善戒者以不悔为义,以不悔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不悔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不悔者以欢悦为义,以欢悦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欢悦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欢悦者以喜为义,以喜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喜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四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五0 “阿难!喜者以止为义,以止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止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止者以乐为义,以乐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乐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乐者以定为义,以定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定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定者以如实智见为义,以如实智见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如实智见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如实智见者以厌患为义,以厌患为功德。” “大德!又,厌患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厌患者以离贪为义,以离贪为功德。” 312 “大德!又,离贪者以何为义,以何为功德耶?” “阿难!离贪者以解脱智见为义,以解脱智见为功德。 二 阿难!如是,善戒者以不悔为义,以不悔为功德;不悔者以欢悦为义,以欢悦 为功德;欢悦者以喜为义,以喜为功德;喜者以止为义,以止为功德;止者以乐为 义,以乐为功德;乐者以定为义,以定为功德;定者以如实智见为义,以如实智见 为功德;如实智见者以厌患为义,以厌患为功德;厌患者以离贪为义,以离贪为功 德;离贪者以解脱智见为义,以解脱智见为功德。阿难!如是,善戒者次第而趣于 最胜。 注1 参照十集第一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六二页)。 一 诸比丘!持戒、具戒者,不可思:‘我得不悔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持戒、具戒 者得不悔。 诸比丘!不悔者,不可思:‘我得欢悦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不悔者得欢悦。 诸比丘!欢悦者,不可思:‘我得喜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欢悦者得喜。 诸比丘!于意有喜者,不可思:‘我得止于身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于意有喜者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五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五二 得止于身。 诸比丘!于身有止者,不可思:‘我觉乐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于身有止者觉乐。 诸比丘!于乐者,不可思:‘我得定心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于乐者得定心。 诸比丘!得定者,不可思:‘我如实知见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得定者如实知见。 诸比丘!如实知见者,不可思:‘我厌患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如实知见者厌患。 313 诸比丘!厌患者,不可思:‘我离贪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厌患者离贪。 诸比丘!离贪者,不可思:‘我现证解脱智见’。诸比丘!依于法,离贪者现证 解脱智见。 二 诸比丘!如是,离贪者以解脱智见为义,以解脱智见为功德;厌患者以离贪为 义,以离贪为功德;如实智见者以厌患为义,以厌患为功德;定者以如实智见为义, 以如实智见为功德。乐者以定为义,以定为功德;止者以乐为义,以乐为功德;喜 者以止为义,以止为功德;欢悦者以喜为义,以喜为功德;不悔者以欢悦为义,以 欢悦为功德;善戒者以不悔为义,以不悔为功德。诸比丘!如是,法生法,法圆满 法,自此岸导至彼岸。” 注1 十集第二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六四页)参照。 一 “诸比丘!破戒、坏戒者,害不悔之所依;无不悔、坏不悔者,害欢悦之所依; 314 无欢悦、坏欢悦者,害喜之所依;无喜、坏喜者,害止之所依;无止、坏止者,害 乐之所依;无乐、坏乐者,害正定之所依;无正定、坏正定者,害如实智见之所依; 无如实智见、坏如实智见者,害厌患之所依;无厌患、坏厌患者,害离贪之所依; 无离贪、坏离贪者,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二 诸比丘!譬如枝叶毁坏之树,其幼芽不能完成圆满,皮、材、心不能完成圆满。 诸比丘!如是,破戒、坏戒者,害不悔之所依;无不悔、坏不悔者,[害欢悦之所依; 无欢悦、坏欢悦者,害喜之所依;无喜、坏喜者,害止之所依;无止、坏止者,害 乐之所依;无乐、坏乐者,害正定之所依;无正定、坏正定者,害如实智见之所依; 无如实智见、坏如实智见者,害厌患之所依;无厌患、坏厌患者,害离贪之所依;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五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五四 无离贪、坏离贪者,]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三 诸比丘!持戒、具戒者,具足不悔之所依;有不悔、具足不悔者,具足欢悦之 所依;有欢悦、具足欢悦者,具足喜之所依;有喜、具足喜者,具足止之所依;有 止、具足止者,具足乐之所依;有乐、具足乐者,具足正定之所依;有正定、具是 正定者,具足如实智见之所依;有如实智见、具足如实智见者,具足厌患之所依; 有厌患、具足厌患者,具足离贪之所依;有离贪、具足离贪者,具足解脱智见之所 依。 四 诸比丘!譬如枝叶具足之树,其幼芽完成圆满,皮、材、心完成圆满。诸比丘! 持戒、具戒者,具足不悔之所依;有不悔、具足不悔者,[具足欢悦之所依;有欢悦、 具足欢悦者,具足喜之所依;有喜、具足喜者,具足止之所依;有止、具足止者, 具足乐之所依;有乐、具足乐者,具足正定之所依;有正定、具足正定者,具足如 实智见之所依;有如实智见、具足如实智见者,具足厌患之所依;有厌患、具足厌 患者,具足离贪之所依;有离贪、具足离贪者,]具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注1 参照十集第三经(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六七页)。 一 尔时,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: “友等!诸比丘!” “友!” 彼诸比丘应诺具寿舍利弗。具寿舍利弗即说: 二 “友等!破戒、坏戒者,害不悔之所依;无不悔、坏不悔者,害欢悦之所依;无 欢悦、坏欢悦者,害喜之所依;无喜、坏喜者,害止之所依;无止坏止者害乐之所 依;无乐、坏乐者,害正定之所依;无正定、坏正定者,害如实智见之所依;无如 实智见、坏如实智见者,害厌患之所依;无厌患、坏厌患者,害离贪之所依;无离 贪、坏离贪者,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三 友等!譬如枝叶毁坏之树,其幼芽不能完成圆满,皮、材、心不能完成圆满。 友等!如是,破戒、坏戒者,害不悔之所依;无不悔、坏不悔者,[害欢悦之所依;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五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五六 无欢悦、坏欢悦者,害喜之所依;无喜、坏喜者,害止之所依;无止、坏止者,害 乐之所依;无乐、坏乐者,害正定之所依;无正定、坏正定者,害如实智见之所依; 无如实智见、坏如实智见者,害厌患之所依;无厌患、坏厌患者,害离贪之所依; 无离贪、坏离贪者,]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四 友等!持戒、具戒者,具足不悔之所依;有不悔、具足不悔者,具足欢悦之所 依;有欢悦、具足欢悦者,具足喜之所依;有喜、具足喜者,具足止之所依;有止、 具足止者,具足乐之所依;有乐、具足乐者,具足正定之所依;有正定、具足正定 者,具足如实智见之所依;有如实智见、具足如实智见者,具足厌患之所依;有厌 316 患、具足厌患者,具足离贪之所依;有离贪、具足离贪者,具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五 友等!譬如枝叶具足之树,具幼芽完成圆满,皮、材、心完成圆满。友等!如 是,持戒、具戒者,具足不悔之所依;有不悔、具足不悔者,[具足欢悦之所依;有 欢悦、具足欢悦者,具足喜之所依;有喜、具足喜者,具足止之所依;有止、具足 止者,具足乐之所依;有乐、具足乐者,具足正定之所依;有正定、具足正定者, 具足如实智见之所依;有如实智见、具足如实智见者,具足厌患之所依;有厌患、 具足厌患者,[具足离贪之所依;有离贪、具足离贪者,]具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” 注1 参照十集第四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六七页)。 一 尔时,具寿阿难告诸比丘言……乃至…… 二 “友等!破戒、坏戒者,害不悔之所依;无不悔、坏不悔者,害欢悦之所依;无 欢悦、坏欢悦者,害喜之所依;无喜、坏喜者,害止之所依;无止、坏止者,害乐 之所依;无乐、坏乐者,害正定之所依;无正定、坏正定者,害如实智见之所依; 无如实智见坏如实智见者,害厌患之所依;无厌患、坏厌患者,害离贪之所依;无 离贪、坏离贪者,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三 友等!譬如枝叶毁坏之树,其幼芽不能完成圆满,皮、肤、心不能完成圆满。 友等!如是,破戒、坏戒者,害不悔之所依;无不悔、坏不悔者,[害欢悦之所依; 无欢悦、坏欢悦者,害喜之所依;无喜、坏喜者,害止之所依;无止、坏止者,害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五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五八 乐之所依;无乐、坏乐者,害正定之所依;无正定、坏正定者,害如实智见之所依; 无如实智见、坏如实智见者,害厌患之所依;无厌患、坏厌患者,害离贪之所依; 无离贪、坏离贪者,]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四 友等!持戒、具戒者,具足不悔之所依;有不悔、具足不悔者,具足欢悦之所 317 依;有欢悦、具足欢悦者,具足喜之所依;有喜、具足喜者,具足止之所依;有止、 具足止者,具足乐之所依;有乐、具足乐者,具足正定之所依;有正定、具足正定 者,具足如实智见之所依;有如实智见、具足如实智见者,具足厌患之所依;有厌 患、具足厌患者,具足离贪之所依;有离贪、具足离贪者,具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 五 友等!譬如枝叶具足之树,其幼芽完成圆满,皮、材、心完成圆满。友等!如 是,持戒、具戒者,具足不悔之所依;有不悔、具足不悔者,[具足欢悦之所依;有 欢悦、具足欢悦者,具足喜之所依;有喜、具足喜者,具足止之所依;有止、具足 止者,具足乐之所依;有乐、具足乐者,具足正定之所依;有正定、具足正定者, 具足如实智见之所依;有如实智见、具足如实智见者,具足厌患之所依;有厌患、 具足厌患者,[具足离贪之所依;有离贪、具足离贪者,]具足解脱智见之所依。” 注1 参照十集第五经(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二卷上二0四页)。 一 诸比丘!比丘若骂詈呵责同梵行者、诽谤圣者,契理契机,无不堕入十一难中 随一之难。何等为十一耶? 二 即未证得者不能证得,已证得者失,无正法明,于正法有增上慢,修梵行者不 318 欣,犯随一之杂染罪,弃学而还俗,病于重患,颠狂乱心,蒙昧而命终,身坏命终 而后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 诸比丘!比丘若骂詈呵责同梵行者、诽谤圣者,契理契机,无不堕入此十一难 中随一之难。” 注1 参照十集第八八经。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五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六0 七 想1 (一) 一 时,具寿阿难往诣世尊之处,至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 难白世尊言: 大德!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 二 “阿难!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319 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三 “大德!云何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……乃至……于意所 寻亦无想,而有知也。” 四 “阿难!此处,比丘有如是之想:‘此乃寂静也,此乃殊妙也,谓:一切行之寂 止,一切依之定弃、爱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阿难!若能如是,比丘乃获得如 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 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 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 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注1 参照十集第六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七一页) 一 时,具寿阿难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,从座而起,礼敬世尊,作右绕,往具寿舍 320 利弗之处。往已与具寿舍利弗相俱交换庆慰,欢喜铭感之语已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 面之具寿阿难对具寿舍利弗言: “友舍利弗!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于火 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六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六二 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 世无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 二 “友阿难!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 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 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 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三 “友舍利弗!云何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味耶?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 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 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 于他世无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四 “友阿难!此处,比丘有如是之想:‘此乃寂静,此乃殊妙也,谓:一切行之寂 止,一切依之定弃、爱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友阿难!若能如是,比丘乃获得 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 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 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 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五 “希有哉!友!未曾有哉!友!所以者师与弟子,于最胜句,义与义、文与文, 321 相合相会而不违背也。友!我今往诣世尊之处,询问此义,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, 以如是之句、如是之文,记如是之义。希有哉!友!未曾有哉!友!所以者师与弟 子,于最胜句,义与义、文与文,相合相会而不违背也。” 注1 参照十集第七经(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七三页)。但后半者异。 一 时,具寿阿难往诣世尊之处,至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 难白世尊言: “大德!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眼不作意,色不作意,耳不作意,声不 作意,鼻不作意,香不作意,舌不作意,味不作意,身不作意,所触不作意,地不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六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六四 作意,水不作意,火不作意,风不作意,空无边处不作意,识无边处不作意,无所 有处不作意,非想非非想处不作意,此世不作意,他世不作意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 得、求,以意所寻不作意,而作意也。” 二 “阿难!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眼不作意,色不作意,耳不作意,声不作 意,鼻不作意,香不作意,舌不作意,味不作意,身不作意,所触不作意,地不作 322 意,水不作意,火不作意,风不作意,空无边处不作意,识无边处不作意,无所有 处不作意,非想非非想处不作意,此世不作意,他世不作意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 求,以意所寻不作意,而作意也。” 三 “大德!云何比丘可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眼不作意,色不作意,[耳不作意, 声不作意,鼻不作意,香不作意,舌不作意,味不作意,身不作意,所触不作意, 地不作意,水不作意,火不作意,风不作意,空无边处不作意,识无边处不作意, 无所有处不作意,非想非非想处不作意,此世不作意,他世不作意,]见、闻、觉、 知、得、求,以意所寻不作意,而作意也。” 四 “阿难!此处,比丘如是作意:‘此乃寂静也,此乃殊妙也。谓:一切行之寂行, 一切依之定弃、爱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阿难!若能如是,比丘乃获得如是之 三昧,谓:眼不作意,色不作意,耳不作意,声不作意,鼻不作意,香不作意,舌 不作意,味不作意,身不作意,所触不作意,地不作意,水不作意,火不作意,风 不作意,空无边处不作意,识无边处不作意,无所有处不作意,非想非非想处不作 意,此世不作意,他世不作意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以意所寻不作意,而作 意也。” 一 尔时,世尊住那梨聚落之楗祁精舍。时,具寿诜陀往诣世尊之处,至已,礼敬 323 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时,世尊对具寿诜陀言: 二 “诜陀!作良马之静虑,勿作未调马之静虑。 诜陀!何等为未调马之静虑耶? 三 诜陀!未调马系于槽而思虑谷草。何以故耶?诜陀!未调马系于槽而不思念: ‘今日调马师令我作何事耶?我能作耶?’彼乃系于槽而思虑谷草。诜陀!如是, 此处,一类之人如未调之马者,在阿兰若、在树下、在空闲处,其心缠于欲贪、制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六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六六 于欲贪而住,不如实了知已生欲贪之出离,彼藏欲贪于内而静虑、沉思、深虑、观 想。其心缠于嗔恚……缠于惛眠……缠于掉悔……缠于疑惑、制于疑惑而住,不如 324 实了知已生疑惑之出离,彼藏疑惑于内而静虑、沉思、深虑、观想。彼依止于地而 静虑,依止于水而静虑,依止于火而静虑,依止于风而静虑,依止于空无边处而静 虑,依止于识无边处而静虑,依止于无所有虑而静虑,依止于非想非非想处而静虑, 依止于此世而静虑,依止于他世而静虑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依止于以意所 寻而静虑。 诜陀!如是乃未调马之静虑也。 诜陀!何等为良马之静虑耶? 四 诜陀!贤良马系于槽而不思虑谷草。何以故耶?诜陀!贤良马系于槽而思念: ‘今日调马师令我作何事耶?我能作耶?’彼乃系于槽而不思虑谷草。诜陀!贤良 马,若受鞭,则观如债、如束缚、如压制、如恶运。诜陀!如是贤人良马者在阿兰 若、在树下、在空闲处,其心不缠于欲贪、不制于欲贪而住,如实了知已生欲贪之 出离。其心不缠于嗔恚……不缠于惛眠……不缠于掉悔……不缠于疑惑、不制于疑 惑而住,如实了知已生疑惑之出离。彼不依止于地而静虑,不依止于水而静虑,不 依止于火而静虑,不依止于风而静虑,不依止于空无边处而静虑,不依于识无边处 325 而静虑,不依止于无所有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非想非非想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此世 而静虑,不依止于他世而静虑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不依止于以意所寻而静 虑,然静虑也。 诜陀!如是,静虑之贤人良马者,遥远之帝释、梵天、生主等诸天亦归命也。 归命人良马 归命最胜人 汝静虑所依 我等难了知” 五 如是所说,具寿诜陀即白世尊言: “大德!云何为依静虑而贤人良马静虑,彼不依止于地而静虑,不依止于水而静 虑,不依止于火而静虑,不依止于风而静虑,不依止于空无边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 识无边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无所有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非想非非想处而静虑,不依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六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六八 止于此世而静虑,不依止于他世而静虑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不依止于以意 所寻而静虑,然静虑耶?大德!复次,云何为静虑之贤人良马者,遥远之帝释、梵 天、生主等诸天亦归命耶? 归命人良马 归命最胜人 汝静虑所依 我等难了知” 六 “诜陀!此处,贤人良马者,于地调伏地想,于水调伏水想,于火调伏火想,于 326 风调伏风想,于空无边处调伏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调伏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 处调伏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调伏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伏调此世想,于 他世调伏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以意所寻调伏想。诜陀!如是依静 虑而贤人良马者,不依止于地而静虑,不依止于水而静虑,不依止于火而静虑,不 依止于风而静虑,不依止于空无边处而静虑,不依于识无边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无 所有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非想非非想处而静虑,不依止于此世而静虑,不依止于他 世而静虑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不依止于以意所寻而静虑,然静虑也。诜陀! 复次,如是静虑之贤人良马者,遥远之帝释、梵天、生主等诸天亦归命也。 归命人良马 归命最胜人 汝静虑所依 我等难了知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三·八(大正藏二.二三五c)、别译杂阿含八.二0(大正藏二·四三0 c)。有关偈颂方面,则参照相应部经典二二.七九.三八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五卷一 四九页及其注释)。 一 尔时,世尊住王舍城之孔雀林异学园。此时,世尊告诸比丘言: “诸比丘!”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六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七0 “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。世尊即说: 二 “诸比丘!成就三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究尽,而为 人天中之最胜也。何等为三耶? 三 即无学之戒蕴、无学之定蕴、无学之慧蕴也。 327 诸比丘!成就此三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究尽,而 为人天中之最胜也。 四 诸比丘!复次,成就其他三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 究尽,而为人天中之最胜也。何等为三耶? 五 即神变示导、记心示导、教诫示导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三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究尽,而 为人天中之最胜也。 六 诸比丘!复次,成就其他三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 究尽,而为人天中之最胜也。何等为三耶? 七 即正见、正智、正解脱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三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究尽,而 为人天中之最胜也。 八 诸比丘!成就二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究尽,而为 人天中之最胜也。何等为二耶? 九 即明、行也。 诸比丘!成就此二法之比丘,毕竟究竟、毕竟安稳、毕竟梵行、毕竟究尽,而 为人天中之最胜也。 一0 诸比丘!梵天常生童子亦说此偈: 种姓于人中 刹帝利最胜 明行具足者 人天中最胜 诸比丘!梵天常生童子,善偈诵、非恶诵,善说[偈]、非恶说, 十一 集 第一 依止品 二七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七二 328 引义利、非不引义利,我所许可也。诸比丘!我亦如是说: 种姓于人中 刹帝利最胜 明行具足者 人天中最胜” 第一 依止品[毕] 注1 长部经典原典第一卷九九页、中部经典第一卷二七三页、相应部经典第一卷一五七页、。 汉译长阿含六(大正藏一.三九a)、二0(大正藏一.八三b)、中阿含一五四(大正藏 一.六七六c)、杂阿含四四、一三(大正藏二.三二二c)、别译杂阿含五.二0(大正 藏二.四一0c)。宇井博士,“印度哲学研究”第三.一二六页以下研究参照。 摄颂曰: (一)何义、(二)思、 (三~五)三之所依、(六)难、 (七~八)想、(九)作意、 (一0)诜陀1、(一一)孔雀林。 注1 “诜陀”。底本暹罗本俱为Sekkho,sekkho,亦参照异本而订正为Sandho。 十二 摩诃男1 (一) 一 尔时,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之尼拘律园。其时,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 言:“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间”。释子摩诃男闻:“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 言:‘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间’”。时,释子摩诃男往诣世尊之处,诣已, 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,坐于一面之释子摩诃男白世尊言: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七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七四 “大德!我闻:‘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言:“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 间”’。大德!我等于种种住之间,当以何等之住而住耶?” 二 “善哉!善哉!摩诃男!摩诃男!汝等往诣如来之处而问:‘大德!我等于种种 329 住之间,当以何等之住而住耶?’则汝相应于善男子之间也。摩诃男!若信则能成, 若不信则不然;若发勤则能成,若懈怠则不然;若系念期能成,若妄念则不然;若 得定则能成,若不得定则不然;若慧期能成,若不得慧则不然。 三 摩诃男!此处,汝当忆念如来,曰:‘如是,彼世尊是应供、正等觉、明行足、 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也’。摩诃男!圣弟子忆念如 来之时,心不缠于贪欲、心不缠于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时,依如来而心正直也。 摩诃男!圣弟子若心正直,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则喜生; 若意喜,则身轻安也;若身轻安,则受乐;若乐,心则得定。摩诃男!故曰:圣弟 子在不平等之众生中,得平等而住;在嗔恚之众生中,无嗔而住;具足闻法,修习 念佛。 四 摩诃男!复次,当忆念法,曰:‘世尊所善说之法,为现见、非时,来观、引 330 导,而为智者之所内证也’。摩诃男!圣弟子忆念法之时,心不缠于贪欲、心不缠于 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时,依法而心正直也。摩诃男!圣弟子,若心正直,则得 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则喜生;若意喜,则身轻安也;若身轻 安,则受乐;若乐,心则得定。摩诃男!故曰:圣弟子在不平等之众生中,得平等 而住;嗔恚之众生中,无嗔而住;具足闻法,修习念法。 五 摩诃男!复次,当忆念僧伽,曰:‘世尊之弟子众善行者,世尊之弟子众正直 行者,世尊之弟子众正理行者,世尊之弟子众和敬行者,谓:四双八辈也。此世尊 之弟子众为应请、极应请、应供施、应合掌、世间之无上福田也’。摩诃男!圣弟子 忆念僧伽之时,心不缠于贪欲、心不缠于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时,依僧伽而心 正直。摩诃男!圣弟子若心正直,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 则喜生;若意喜,则身经安也;若身轻安,则受乐;若乐,心则得定。摩诃男!故 曰:圣弟子在不平等之众生中,得平等而住;在嗔恚之众生中;无嗔而住;具足闻 法,修习念僧。 六 摩诃男!复次,当自忆念戒,曰:‘即无缺、不穿、无杂、无染、自在而为智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七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七六 331 者之所称赞,无执取,资三昧’。摩诃男!圣弟子忆念[自]戒之时,心不缠于贪欲、 心不缠于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时,依戒而心正直。摩诃男!圣弟子若心正直, 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则喜生;若意喜,则身轻安也;若 身经安,则受乐;若乐,心则得定。摩诃男!故曰:圣弟子在不平等之众生中,得 平等而住;在嗔恚之众生中,无嗔而住;具足闻法,修习念戒。 七 摩诃男!复次,当自忆念弃舍,曰:‘利哉!益哉!我在缠于悭吝垢秽之众生 中,以远离悭吝垢秽之心住家,常施,亲手施、喜弃舍,相应于乞,喜分布布施’。 摩诃男!圣弟子忆念弃舍之时,心不缠于贪欲、心不缠于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 时,依弃舍而心正直。摩诃男!圣弟子若心正直,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 欢悦;若欢悦,则喜生;若意喜,则身轻安;若身轻安,则受乐;若乐,则心得定。 摩诃男!故曰:圣弟子在不平等之众生中,得平等而住;在嗔恚之众生中,无嗔而 住;具足闻法,修习念舍。 八 摩诃男!复次,当忆念诸天,曰:‘有四大王天、有忉利天、有夜摩天、有兜 率天、有化乐天、有他化自在天、有梵众天、更有余天。彼诸天死没于此处而往生 332 于彼处,所成就之信我亦有;彼诸天,死没[于此处]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戒 我亦有;彼诸天,死没于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闻我亦有;彼诸天,死没于 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弃舍我亦有;彼诸天,死没于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所 成就之慧我亦有。’摩诃男!圣弟子自忆念彼诸天之信、戒、闻、弃舍、慧之时, 心不缠于贪欲、心不缠于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时,依诸天而心正直。摩诃男! 圣弟子若心正直,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则喜生;若意喜, 则身轻安;若身经安,则受乐;若乐,则心得定。摩诃男!故曰:圣弟子在不平等 之众生中,得平等而住;在嗔恚之众生中,无嗔而住;具足闻法,修习念天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三.一四(大正藏二.二三八b)、别译杂阿含八.二六(大正藏二.四三 三b)。 一 尔时,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之尼拘律园。其时,释子摩诃男病愈,而病愈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七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七八 不久。其时,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,言:“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间”。 [释子摩诃男闻:“众多之比丘,作世尊之衣,言:‘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 333 间’”。]时,释子摩诃男往诣世尊之处,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,坐于一面之 释子摩诃男白世尊言: “大德!我闻:‘众多之比丘,作世尊之衣,言:“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 人间”’。大德!我等于种种住之间,当以何等之住而住耶?” 二 “善哉!善哉!摩诃男!摩诃男!汝等往诣如来之处而问:‘大德!我等于种种 住之间,当以何等之住而住耶?’则汝相应于善男子之问也。摩诃男!若信期能成, 若不信则不然;若发勤则能成,若懈怠则不然;若系念则能成,若妄念则不然;若 得定期能成,若不得定则不然;若慧期能成,若不得慧则不然。 摩诃男!依此五法而更应修习六法。 三 摩诃男!此处,汝当忆念如来,曰:‘如是,彼世尊是[应供、正等觉、明行 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]天人师、世尊也。’摩诃男!圣弟子忆 念如来之时,心不缠于贪欲、心不缠于嗔恚、心不缠于愚痴,其时,依如来而心正 直。摩诃男!圣弟子若心正直,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则 喜生;若意喜,则身轻安;若身轻安,则受乐;若乐,心则得定。摩诃男!此念佛 者,行亦当修习、住亦当修习、坐亦当修习、卧亦当修习、作事业亦当修习、住于 子等纷乱之家亦当修习。 334 四 摩诃男!复次,当忆念法……乃至……当忆念僧伽……乃至……当忆念戒…… 乃至……当忆念弃舍……乃至……当忆念诸天,曰:‘有四大王天、[有忉利天、有 夜摩天、有兜率天、有化乐天、有他化自在天、有梵众天、]更有余天。彼诸天死 没于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信我亦有;[彼诸天,死没于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 所成就之]戒[我亦有;彼诸天死没于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]闻[我亦有; 彼诸天死没于此处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]弃舍[我亦有;]彼诸天死没于此处 而往生于彼处,所成就之慧,我亦有。’摩诃男!圣弟子自忆念彼诸天之信、戒、 闻、弃舍、慧之时,心不缠贪欲、心不缠嗔恚、心不缠愚痴,其时,依诸天而心正 直。摩诃男!圣弟子若心正直,则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引之欢悦;若欢悦,则 喜生;若意喜,则身轻安;若身轻安,则受乐;若乐,心则得定。摩诃男!此念天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七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八0 者,行亦当修习、住亦当修习、坐亦当修习、卧亦当修习、作事业亦当修习、住子 等纷乱之家亦当修习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三,一五(大正藏二·二三八c)。 一 尔时,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之尼拘律园。其时,世尊于舍卫城,将入雨安 居。释氏难提闻:“世尊于舍卫城,将入雨安居”。时,释氏难提乃思念: 335 “我宜于舍卫城入雨安居,于彼处行事业,且时时得见世尊。” 时,世尊于舍卫城入雨安居;释子难提亦于舍卫城入雨安居,于彼处行事业, 且时时得见世尊。 二 其时,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言:“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间”。释氏 难提闻:“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言:‘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间’”。时, 释氏难提往诣世尊之处,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释子难提白世尊 而言: “大德!我闻:‘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,言:“三月后作衣竟,世尊乃游行人 间”’。大德!我等于种种住之间2,当以何等之住而住耶?” 三 “善哉!善哉!难提!难提!汝等往诣如来之处而问:‘大德!我等于种种住之 间,当以何等之住而住耶?’则汝相应于善男子之间也。难提!若有信则能成,若 无信则不然;若持戒则能成,若破戒则不然;若发勤则能成,若懈怠则不然;若系 念则能成,若妄念则不然;若得定则能成,若不得定则不然;若有慧则能成,若无 慧则不然。 难提!依此六法,更应于五法系念于内。 336 四 难提!当忆念如来,曰:‘如是,彼世尊是应供、正等觉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 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也’。难提!如是,应系念如来于内。 五 难提!复次,当忆念法,曰:‘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、非时、来观、引导, 而为智者所内证也’。难提!如是,当系念法于内。 六 难提!复次,当忆念善友,曰:‘利哉!益哉!我有善友,哀愍、欲义利、引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八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八二 导、教诫’。难提!如是,当系念善友于内。 七 难提!复次,当忆念弃舍,曰:‘利哉!益哉!我于为悭吝垢秽所缠之众生中, 以远离悭吝垢秽之心住家,常施、亲手施,喜弃舍,相应于乞,喜分布布施’。难提! 如是,当系念弃舍于内。 八 难提!复次,当忆念诸天,曰:‘超越搏食诸天之朋辈,有生于意所成身之诸 天,彼等自见无有所办,已作不再积集。’难提!譬如非时解脱之比丘3,自见无 有所辨,已作不再积集。难提!如是,超越搏食诸天之朋辈,有生于意所成身之诸 337 天,彼等自见无有所辨,已作不再积集。难提!如是,当系念诸天于内。 难提!如是,成就十一法之圣弟子断恶不善法而不取。难提!譬如覆瓶吐水不 还吞,放火于干草原,燃已不还燃。如是,难提!成就此十一法之圣弟子断恶不善 法而不取。” 注1 汉译杂阿含三0.三0(大正藏二.二一八a)。 2 “住”。底本viharitam者乃viharatam之误。 3 “非时解脱之比丘”。漏尽比丘也,(原注)。“时解脱”,(增支部经典原典第三卷一七三页) 之对。 一 时,具寿须菩提与一有信比丘俱,往诣世尊之处,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 坐于一面之时,世尊言具寿须菩提: “须菩提!此比丘之名为何耶?” “大德!此比丘即名之为信,为有信优婆塞之子,有信从家出而出家也。” “须菩提!所谓此比丘信为有信优婆塞之子,有信从家出而出家,即可知其信之 标识耶?” “世尊!是时,善逝!是时。世尊说有信者信之标识,果尔,我了知此比丘是否 相应于其信之标识。”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八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八四 “须菩提!果尔,谛听!善思作意。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具寿须菩提应诺世尊。世尊即说: 338 二 “须菩提!此处,比丘具戒,为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所防护,正行、所行处具足而 住,于微小之罪见怖畏,受持而学学处。须菩提!比丘具戒,[为波罗提木叉之律仪 所防护,正行、所行处具足而住,于微小之罪见怖畏,]受持而学学处者,须菩提! 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三 须菩提!复次,比丘为多闻,持所闻,积集所闻,如所宣说诸法之初善、中善、 后善及文、义具足之教法,显示纯一、圆满、清净之梵行,多闻、受持如是诸法, 以言通利,以意观察,以见善通达。须菩提!比丘为多闻,[持所闻,积集多闻,如 所宣说诸法之初善、中善、后善及文、义具足之教法,显示纯一、圆满、清净之梵 行,多闻、受持如是诸法,以言通利,以意观察,]以见善通达者,须菩提!此乃 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四 须菩提!复次,比丘有善友、善朋、善辈。须菩提!比丘有善友、善朋、善辈 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五 须菩提!复次,比丘为从顺,成就从顺事法,堪忍,善受教诫。须菩提!比丘 为从顺,成就从顺事法,堪忍,善受教诫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六 须菩提!复次,比丘于同梵行者之贵贱事业,善巧而不懈怠,成就所应于此之 思量,能作、能调。须菩提!比丘于同梵行者之贵贱事业,善巧而不懈怠,成就所 应于此之思量,]能作、能认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339 七 须菩提!复次,比丘乐法,爱语,于胜法、胜律有广大之欢悦。须菩提!比丘 乐法,爱语,于胜法、胜律有广大之欢悦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八 须菩提!复次,比丘发勤而住,断不善法,为具足善法而有所努力,勇健坚固, 于诸之善法而不舍其轭担。须菩提!比丘发勤而住,[断不善法,为具足善法而有所 努力,勇健坚固,]于诸善法而不舍其轭担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九 须菩提!复次,比丘随乐欲而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,得而不艰难,得而 不梗涩,须菩提!比丘随乐欲而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,得而不艰难,得而不 梗涩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八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八六 一0 须菩提!复次,比丘随念种种之宿住,谓:一生、二生、三生、四生、五生、 十生、二十生、三十生、四十生、五十生、百生、千生、百千生、多坏劫、多成劫、 多成坏劫,我于彼处,名如是、姓如是、种姓如是、食如是、受乐苦如是、寿限如 是,从彼处没,往生于彼处;在彼处,名如是、姓如是、种姓如是、食如是、受乐 340 苦如是、寿限如是,从彼处没,来生于此处。如是随念种种之宿住与其相、状。须 菩提!比丘随念种种之宿住,谓:一生、二生、三生、四生、五生、十生、二十生、 三十生、四十生、五十生、百生、千生、百千生、多坏劫、多成劫、多成坏劫,我 于彼处,名如是、姓如是、种姓如是、食如是、受乐苦如是、寿限如是,从彼处没, 往生于彼处;在彼处,名如是、姓如是、种姓如是、食如是,受乐苦如是、寿限如 是,从彼处没,来生于此处也。]如是随念种种之宿住与其相、状者,须菩提!此 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一一 须菩提!复次,比丘以清净超人之天眼,见有情之死、生,了知有情随业而 受劣、胜、美、丑、善趣、恶趣,谓:‘嗟!此诸有情成就身恶行、成就语恶行、 成就意恶行,诽谤圣者,有邪见,取邪见之业,身坏命终而往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 处、地狱。嗟!又,此诸有情成就身善行、成就语善行、成就意善行,不诽谤圣者, 有正见,取正见之业,身坏命终而往生于善趣、天世’。如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,见 有情之死、生,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、胜、美、丑、善趣、恶趣。须菩提!比丘以 清净超人之天眼,[见有情之死、生,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、胜、美、丑、善趣、恶 趣,谓:‘嗟!此诸有情成就身恶行、成就语恶行、成就意恶行,诽谤圣者,有邪 见,取邪见之业,身坏命终而往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嗟!又,此诸有情 成就身善行、成就语善行、成就意善行,不诽谤圣者,有正见,取正见之业,身坏 命终而往生于善趣、天世’。如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,见有情之死、生,]了知有情 随业而受劣、胜、美、丑、善趣、恶趣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 一二 须菩提!复次,比丘依诸漏已尽而无漏之心解脱、慧解脱,于现法自证知、 现证、具足而住。须菩提!比丘依诸漏已尽而[无漏之心解脱、慧解脱,于现法自 证知、]现证、具足而住者,须菩提!此乃有信者信之标识也。” 一三 对如是所说,具寿须菩提白世尊言: “大德!如世尊所说之有信者信之标识,于此比丘可得见,于此等当知相应于此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八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八八 比丘。 大德!此比丘具戒,为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所防护,正行、所行处具足而住,于 341 微小之罪见怖畏,受持而学学处。 大德!此比丘为多闻,持所闻,积集所闻,如所宣说诸法之初善、中善、后善 及文、义具足之教法,显示纯一、圆满、清净之梵行,多闻、受持如是诸法,以言 通利,以意观察,以见善通达。 大德!此比丘有善友、善朋、善辈。 大德!此比丘从顺,成就从顺事法,堪忍,善受教诫。 大德!此比丘于同梵行者之贵贱事业,善巧而不懈怠,成就所应于此之思量, 能作、能调。 大德!此比丘乐法,爱语,于胜法、胜律而有广大之欢悦。 大德!此比丘发勤而住,[断不善法,为具足善法而]有所努力,勇健坚固,于 诸之善法而不舍其轭担。 大德!此比丘随乐欲而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,得而不艰难,得而无梗涩。 大德!此比丘随念种种之宿住,谓:一生、二生、三生、四生、五生、十生、 二十生、三十生、四十生、五十生、百生、千生、百千生、多坏劫、多成劫、多成 坏劫,我于彼处,名如是、姓如是、种姓如是、食如是、受乐苦如是、寿限如是, 从彼处没,往生于彼处;在彼处,名如是、姓如是、种姓如是、食如是、受乐苦如 是、寿限如是,从彼处没,来生于此处也。如是随念种种之宿住与其相、状。 大德!此比丘以清净超人之天眼,[见有情之死、生,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、胜、 美、丑、善趣、恶趣,谓‘嗟!此诸有情成就身恶行、成就请恶行、成就意恶行, 诽谤圣者,有邪见,取邪见之业,身坏命终,往生于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嗟! 又,此诸有情成就身善行、成就语善行、成就意善行,不诽谤圣者,有正见,取正 见之业,身坏命终而往生于善趣、天世’。如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,见有情之死、生, 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、胜、美、丑、善趣、恶趣。 大德!此比丘依诸漏已尽而[无漏之心解脱、慧解脱,于现法而自证知、]现 证、具足而住。 大德!如世尊所说之有信者信之标识,于此比丘可得见,于此等当知相应于此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八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九0 比丘。” 一四 “善哉!善哉!须菩提!须菩提!果尔,汝当与此比丘信俱住,须菩提!又, 汝欲见如来之时,当与此比丘信俱来而见如来。” 一 “诸比丘!若习、修习、多修慈心解脱,作乘、作基、随成、积习、善能造作, 可期则有十一种之功德。何等为十一耶? 二 即眠乐,觉乐,不见恶梦,为人爱乐,为非人爱乐,为诸天所守护,不受火、 毒、剑,速疾入于心定,颜色明亮,不蒙昧而命终,若不能通达上位,则趣于梵世。 诸比丘!若习、修习、多修慈心解脱,作乘、作基、随成、积习、善能造作, 可期则有此十一种之功德。” 注1 参照汉译增阿含四九.一0(大正藏二.八0六a)。八集第一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 三卷一~三页)。 十七 第十1 一 尔时,具寿阿难住毗舍离城之竹林邑。其时,八城之居士第十,有所要事而来 波罗利子城。时,八城之居士第十往鸡园一比丘之处,往已,言彼比丘: “大德!具寿阿难今在何处耶?大德!我等欲见具寿阿难。” “居士!彼具寿阿难住毗离城竹林邑。” 343 二 时,八城之居士第十于波罗利子城,济彼所用事,往竹林邑具寿阿难之处。往 已,礼敬具寿阿难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八城之居士第十言具寿阿难: “大德阿难!有为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 于此能住于不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有未解脱之心解脱,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 逮得之无上安稳耶?” 居士!有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此能 住于不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有如未解脱之心解脱、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 之无上安稳。” “大德阿难!为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九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九二 此能住不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有未解脱之心解脱、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 之无上安稳者为何耶?” 三 “居士!此处,比丘离诸欲,离诸不善法,有寻、有伺,自离而生喜与乐:具足 初静虑而住。彼如是思择而了知‘此为初静虑者所作、所思,而诸所作、所思者为 无常灭法也’。彼住于其处而得漏尽,又若不得漏尽,依乐欲其法、欢喜其法,灭尽 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,于彼处而般涅槃,从彼世而得不还之法。居士!此为知者、 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此能住于不放逸、热心、精 勤,则有未解脱之心解脱,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。 344 四 居士!复次,比丘因寻伺止息故,为内净、为心一趣,无寻、无伺,自三昧而 生喜与乐;具足第二静虑而住……[为离喜之故,以舍而住,正念正知,正受乐于 身,如诸圣者之宣说,有舍与念而乐住;]具足第三静而住……[为断乐断苦故, 及先已灭忧与喜故,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;]具足第四静虑而住。彼如是思择而 了知‘此为第四静虑者所作、所思,而诸所作、所思者为无常灭法也’。彼住于其处 而得漏尽,又若不得漏尽,则依乐欲其法、欢喜其法,灭尽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, 于彼处而般涅槃,从彼世而得不还之法。居士!此为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 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此能住于不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未解脱之心解 脱、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。 五 居士!复次,比丘以与慈俱行之心,偏满一方而住;如是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 上、下、横,偏,于一切处,于一切世间,与慈俱行,以极广、甚大、无量、无怨、 无害之心,偏满而住。彼如是思择而了知‘此为慈心解脱者所作、所思,而诸所作、 所思者为无常灭法也’。彼住于其处而得漏尽,又若不得漏尽,则依乐欲其法、欢喜 其法,灭尽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,于彼处而般涅槃,从彼世而得不还之法。居士! 345 此为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此而能住于不 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未解脱之心解脱、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。 六 居士!复次,比丘与悲俱行之心……与喜俱行之心……与舍俱行之心,偏满一 方而住;如是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上、下、横,偏于一切处,于一切世间,与舍俱 行,以极广、甚大、无量、无怨、无害之心,偏满而住。彼如是思择而了知‘此舍 心解脱者所作、所思,而诸所作、所思者为无常灭法也’。彼住于其处而得漏尽,又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九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九四 若不得漏尽,则依乐欲其法、欢喜其法,灭尽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,于彼处而般涅 槃,从彼世而得不还之法。居士!此为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 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此能住于不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未解脱之心解脱、未灭尽之 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。 七 居士!复次,比丘偏超色想,灭有对想,不作意种种想故,‘空者无边也’,具 足空无边处而住。彼如是思择而了知‘此空无边处者所作、所思,而诸所作、所思 者为无常灭法也’。彼住于其处而得漏尽,又若不得漏尽,则依乐欲其法,欢喜其法, 346 灭尽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,于彼处而般涅槃,从彼世而得不还之法。居士!此为知 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比丘于此能住于不放逸、热 心、精勤,则未解脱之心解脱、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。 八 居士!复次,比丘偏超空无边处,‘识者无边也’,具足识无边处而住……偏超 识无边处,‘无所有也’,具足无所有处而住。彼如是思择而了知‘此无所有处者所 作、所思,而诸所作,所思者为无常灭法也’。彼住于其处而得漏尽,又若不得漏尽, 则依乐欲其法、欢喜其法,灭尽五下分结而为化生者,于彼处而般涅槃,从彼世而 得不还之法。居士!此为知者、见者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正说之一法,若 比丘于此而能住于不放逸、热心、精勤,则未解脱之心解脱、未灭尽之漏灭尽,逮 得未逮得之无上安稳。” 九 如是所说,八城之居士第十对具寿阿难言: “大德阿难!譬如人求一财宝,一时得十一财宝;大德!如是,我求一甘露门, 347 一时得闻2十一甘露门。大德!譬如人之屋舍有十一门,彼屋舍燃烧之时,依一一 之门而自得安稳;大德!如是,我依十一甘露门之一一甘露门而自得安稳。大德! 彼异学等为师求物师[供养],云何我不供养具寿阿难耶?” 一0 时,八城之居士第十聚集毗舍离城与波罗利子城之比丘众,以殊妙之嚼食、 啖食,亲自饱满至谢,布施一一之比丘,各一对之衣,且布施三衣于具寿阿难,又 为具寿阿难建立五百之精舍也。 注1 中部经典第五二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卷八八页)及汉译中阿含二一七(大正藏一.八 0二a)、十古居八城人经(大正藏一.九一六a)。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九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九六 2 “闻”。底本之sevanaya者依异本而改为savanaya。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一支之放牛者不能保护长益牛群。何等为十一耶? 二 诸比丘!此处有放牛者不知色,不解相,不除虫卵,不覆护疮痍,不放烟,不 知渡处,不知饮料,不知道路,不解行境,榨乳无遗余,不多分敬重诸牛王、牛父、 牛师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支之放牛者不能保护长益牛群。 三 诸比丘!如是,成就十一法之比丘于此法、律,不能增长、增大、增广。何等 为十一耶? 348 四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不知色,不解相,不除虫卵,不覆护疮痍,不放烟,不知 渡处,不知饮料,不知道路,不解行境,榨乳无遗余,不多分敬重长老、耆宿、上 腊、僧伽之父、僧伽导师之诸比丘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知色耶? 五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于色不如实知四大与四大所造之色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知色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解相耶? 六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不如实知愚者依业相而愚,贤者依业相而贤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解相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除虫卵耶? 七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忍许已生之欲寻,不断、不除、不离、不令归无。[忍许] 已生之嗔寻,[不断、不除、不离、不令归无。][忍许]已生之害寻,[不断、不除、 不离、不令归无。忍许已生之恶不善法,不断、不除、不离、不令归无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除虫卵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覆护疮痍耶? 八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以眼见色,执相执状,依此不防护眼根而住之时,流入 贪、忧之恶不善法,不为其防护而修行,不守护眼根,不作眼根之防护。以耳闻声 349 ……以鼻嗅香……以舌尝味……以身触所触……以意知法,执相执状,依此不防护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九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二九八 意根而住时,流入贪、忧之恶不善法,不为其防护而修行,不守护意根,不作意根 之防护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覆护疮痍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放烟耶? 九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随所闻、随所解,不广为他人说法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放烟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知渡处耶? 一0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时时前往多闻而通阿含、持法、持律、持摩夷之诸比 丘处,不质问:‘大德!此事云何?此义云何?’彼等具寿为彼、不显未显、不发 未发,于种种疑惑之法而不除疑惑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知渡处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知饮料耶? 一一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显示如来所说法、律之时,不得义明,不得法明,不 得法所引之欢悦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知饮料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知道路耶? 一二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不如实了知八支圣道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知道路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解行境耶? 350 一三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不如实知四念处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解行境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榨乳无遗余耶? 一四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有信之居士赍衣、食、床、区、病缘药、资具,比丘 受而不知量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榨乳无遗余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不多分敬重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父、僧伽导师之诸比 丘耶? 一五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于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之父、僧伽导师之诸比丘,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二九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00 于显于密皆不致慈身业……不致慈语业……不致慈意业。 诸比丘!若如是,则为比丘不多分敬重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之父、僧伽导 师之诸比丘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法之比丘于此法、律,不能增长、增大、增广。 一六 诸比丘!成就十一支之放牛能保护长益牛群。何等为十一耶? 一七 诸比丘!此处有放牛者,知色,解相,除虫卵,覆护疮痍,放烟,知渡处, 知饮料,知道路,解行境,留遗余之乳,多分敬重诸牛王、牛父、牛师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支之放牛者能保护长益牛群。 一八 诸比丘!如是,成就十一法之比丘于此法、律能增长、增大、增广。何等为 十一耶? 351 一九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知色,解相,除虫卵,覆护疮痍,放烟,知渡处,知 饮料,知道路,解行境,留遗余之乳,多分敬重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之父、僧 伽导师之诸比丘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知色耶? 二0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于色如实知四大与四大所造之色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知色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解相耶? 二一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如实知愚者依业相而愚,贤者依业相而贤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解相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除虫卵耶? 二二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不忍许已生之欲寻,断除、远离、令归于无。[不忍许] 已生之嗔寻,断除、远离、令归于无。][不忍许]已生之害寻,断除、远离、令归 于无。]不忍许已生之恶不善法,断除、远离、令归于无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除虫卵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覆护疮痍耶? 二三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以眼见色,不执相,不执状,依此防护眼根而住之时, 不流入贪、忧之恶不善法,为其防护而修行,守护眼根,作眼根之防护。以耳闻声 ……以鼻嗅香……以舌尝味……以身触所触……以意知法,不执相,不执状,依此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0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0二 352 防护意根而住之时,不流入贪、忧之恶不善法,为其防护而修行,守护意根,作意 根之防护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覆护疮痍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放烟耶? 二四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随所闻、随所解,广为他人说法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放烟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知渡处耶? 二五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时时而前往多闻而通阿含、持法、持律、持摩夷之诸 比丘处,质问:‘大德!此事云何?此义云何?’彼等具寿为彼显未显、发未发, 于种种疑惑之法而除疑惑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知渡处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如饮料耶? 二六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显示如来所说之法、律时,得义明、得法明、得法所 引之欢悦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知饮料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知道路耶? 二七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如实知八支圣道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知道路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解行境耶? 二八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如实知四念处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解行境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留遗余之乳耶? 二九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有信之居士赍衣、食、床、座、病缘药、资具,比丘 受而知量。 353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留遗余之乳。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丘多分敬重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之父、僧伽导师之诸比 丘耶? 三0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于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之父、僧伽导师之诸比丘,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0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0四 于显于密皆致慈身业……致慈语业……致慈意业。 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多分敬重长老、耆宿、上腊、僧伽之父、僧伽导 师之诸比丘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法之比丘于此法、律,能增长、增大、增广。” 注1 中部经典第三三经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九卷二九四页)。汉译增一阿含四六·一(大正藏 二.七九四a)、杂阿含四七.九(大正藏二.三四二c)、放牛经(大正藏二.五四六a)。 一 时,众多之比丘往诣世尊之处,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诸 比丘白世尊言: “大德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诸比丘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354 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大德!云何为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于火 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 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 世无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二 “诸比丘!此处,比丘有如是之想:‘此乃寂静,此乃殊妙,谓:一切行之寂止, 一切依之定弃,受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获得如 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 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 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0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0六 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注1 参照上之第七经。 一 此时,世尊告比丘言: “诸比丘!” “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。世尊即说: 355 “诸比丘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 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 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 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大德!于我等,法以世尊为根本,以世尊为眼,以世尊为归趣。大德世尊,惟 愿叙述此所说之义,诸比丘从世尊听闻,必当受持。” “诸比丘!果尔,谛听!善思作意!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。世尊即说: 二 “诸比丘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大德!云何为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 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 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 无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三 “诸比丘!此处,比丘有如是之想:‘此乃寂静,此乃殊妙,谓:一切行之寂止, 一切依之定弃、爱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获得如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0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0八 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 356 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 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 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一 时,众多之比丘前往具寿舍利弗之处,至已,与具寿舍利弗相俱交换庆慰,欢 喜铭感之语已,而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舍利弗言: “友舍利弗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 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 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 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友等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友舍利弗!云何为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 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 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 他世无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357 二 “友等!此处,比丘有如是之想:‘此乃寂静也,此乃殊妙也,谓:一切行之寂 止,一切依之定弃、爱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诸比丘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获 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 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 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 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一 此时,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: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0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一0 “友等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 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 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 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358 “友!我等为由具寿利弗亲自了知此所说之义,皆从远方而来。惟愿具寿舍利弗 叙述此所说之义,诸比丘由具寿舍利弗听闻已而受持。” “友等!果尔,谛听!善作意之。我当说。” “唯然!友!” 彼诸比丘应诺具寿舍利弗。具寿舍利弗即说: 二 “友等!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 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 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] 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“友舍利弗!云何为比丘获得如是之三昧耶?谓:于地无地想,[于水无水想, 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 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 于他世无他世想,]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三 “友等!此处,比丘有如是之想:‘此乃寂静,此乃殊妙,谓:一切行之寂止, 一切依之定弃、爱尽、离贪、灭尽、涅槃也’。友等!若能如是,则为比丘获得如是 之三昧,谓:于地无地想,于水无水想,于火无火想,于风无风想,于空无边处无 空无边处想,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,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,于非想非非想 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,于此世无此世想,于他世无他世想,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得、 求,于意所寻亦无想,然有想也。” 第二 忆念品[毕] 摄颂曰 (一~二)二之摩诃男、(三)难提、 (四)须菩提、(五)慈 (六)第十、(七)放牛者、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一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一二 (八~一一)四之三昧。 一 “诸比丘!成就十一支之放牛者不能保护长益牛群。何等为十一耶? 二 诸比丘!此处有放牛者,不知色,不解相,不除虫卵,不覆护疮痍,不放烟, 不知渡处,不知饮料,不知道路,不解行境,榨乳无遗余,不多分敬重诸之牛王, 牛父、牛师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支之放牛者不能保护长益牛群。 三 诸比丘!如是,成就此十一法之比丘不能于眼观无常而住……不能于眼观苦而 住……不能于眼观无我而住……不能于眼观尽而住……不能于眼观灭而住……不能 于眼观离贪而住……不能于眼观灭尽而住……不能于眼观定弃而住……不能于耳 ……于鼻……于舌……于身……于意……于色……于声……于香……于味……于所 触……于法……于眼识……于耳识……于鼻识……于舌识……于身识……于意识 ……于眼触……于耳触……于鼻触……于舌触……于身触……于意触……于眼触所 生之受……于耳触所生之受……于鼻触所生之受……于舌触所生之受……于身触所 生之受……于意触所生之受……于色想……于声想……于香想……于味想……于所 360 触想……于法想……于色思……于声思……于香思……于味思……于所触思……于 法思……于色爱……于声爱……于香爱……于味爱……于所触爱……于法爱……于 色寻……于声寻……于香寻……于味寻……于所触寻……于法寻……于色伺……于 声伺……于香伺……于味伺……于所触伺…… 不能于法伺观无常而住……观苦……观无我……观尽……观灭……观离贪…… 观灭尽……观定弃而住。 四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支之放牛者能保护长益牛群。何等为十一耶? 五 诸比丘!此处有放牛者,知色,[解相,除虫卵,覆护疮痍,放烟,知渡处,知 饮料,知道路,解行境,留遗余之乳,多分敬重诸之牛王、牛父、牛师。 诸比丘!成就此十一支之放牛者能保护长益牛群。] 六 诸比丘!如是,成就十一法之比丘能于眼观无常而住……乃至……观定弃而 住。” 十一 集 第二 忆念品 三一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增支部经典七三一四 [第一证知] 一 “诸比丘!为了知贪欲,当修习十一法。何等为十一耶? 二 即初静虑、第二静虑、第三静虑、第四静虑、慈心解脱、悲心解脱、喜心解脱、 舍心解脱、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也。 诸比丘!为了知贪欲,当修习此十一法。 [第二偏知] 一 “诸比丘!为偏知1贪欲……为偏尽……为断……为尽……为灭……为离贪 ……为灭尽……为弃舍……为定弃[贪欲],当修习此十一法。 361 二 [诸比丘!为偏知嗔[恚]……[愚]痴……忿……恨……覆……恼……嫉…… 悭……谄……诳……傲……愤发……慢……过慢……憍……放逸……为偏知……为 偏尽……为断……为尽……为灭……为离贪……为灭尽……为弃舍……为定弃,当 修习此十一法。” 世尊如是说已,彼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 注1 底本“为偏知”之前之“为证知”abhinnaya者乃衍文。 增支部合计 九千五百五十七经。 十一集毕 十一集贪品 三一五 |
|||